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70章 排队枪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70章 排队枪毙(1 / 5)

    黄得功所摆出的阵形几乎如出一辙。

    前面是刀牌手,后面是三排火枪手,再是三排长矛手。

    只不过火枪手采取的是大间隔队形,密度只有刀牌手和长矛手的一半不到。

    这样遇到有危险时,长矛手也能及时上前,替代火枪手形成密集的长矛方阵。

    高第的降军总共三千,火枪手大概有千余人,黄得功的明军约四千人,三排火枪手加起来也同样只有一千人左右。

    再就是明军两翼以及身后还有少量的车营兵。

    其实,无论是黄得功所率领的明军,还是高第的降军,都发端于戚家兵,或者说明末清初整个时代的步兵战术都发端于戚家军。

    戚家军的战法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戚家军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鸳鸯阵。

    队长,两名刀牌手,两名狼筅手,四名长矛手,两名镋钯手加一个火兵,后来狼筅手换成火枪手,数量也从两个增加到四个。

    但是实际上,这一战法极为复杂。

    在南方复杂地形对付倭寇往往有奇效。

    但是到了北方战场与蒙古、建奴的大兵团作战,鸳鸯阵就反而成了累赘,因此戚继光就对其进行了简化,并引入车营。

    引入车营之后的戚家军就成了真正的火器部队。

    不光火绳枪占比大大增加,还装备了大量火炮。

    此后戚家军的战术就成了足粮足饷、枪炮糊脸。

    遇到蒙古骑兵或者建奴时,先以战车结防御阵,蒙古骑兵或者建奴进攻,就以车载大炮以及火绳枪糊脸,等到蒙古骑兵或者建奴不支溃败,最后出动骑兵收割人头,这一套战术在东亚战场上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登州之乱后,建奴也大踏步的进入到火器时代。

    然后辽东战场上就出现了大炮互轰、排队炮毙。

    东亚战场首先出现的不是排队枪毙,而是排队炮毙。

    因为东亚战场的大炮比欧洲的凶残得多,在欧洲战场上还只有加农炮实心弹的时候,东亚战场上已经出现了专门杀伤战斗人员的虎蹲炮,百子铳!

    由于身后有建奴监军再加上待遇也要比明军好,所以八旗汉军的战斗意志普遍要比明军更强,所以每次排队炮毙基本都会以明军失败告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