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朕即大宋>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均寿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均寿命(2 / 2)

韩穗见过百花洲的繁华娇媚,人间胜景,却依旧觉得这皇宫才是美不胜收,有着典型的雍容华贵,威严壮丽。

进入皇宫,韩穗终于见到了那位熟悉的面孔。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是建业十七年,当初三十多岁的天子,如今已经四十六岁,但依旧温澜如玉。

岁月仿佛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痕迹,这位天子依旧那么年轻,那么精力充沛。

这一点是自然的,为了维持好皇帝的身体状态,皇室财团可谓倾尽全力,每年耗费的资产数以千万计,比太上年间全国的财政收入还要高,比上百万禁军的军费还要庞大。

所以赵桓的状态完全不弱于后世那些四五十岁的女性官员。四五十岁的脸,看起来没有沧桑,没有褶皱,跟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

用三十多岁形容年青人,看起来似乎很违和,但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在两汉,全国的平均寿命不到23岁,所以三十岁就能自称老夫。

天朝初建的时候,人均寿命三十五岁,六十岁去世算是老人,三十多岁人生已过大半。

可是到了新世纪,人均预期寿命是八十岁,院士去世平均寿命在一百岁上下(最近去世的这位化学院士享年103岁)。所以用一百岁为寿命预期,三十多岁的确是印象中六十岁老人的二十岁,算是青年意气的时候。

哪怕是八十岁的平均寿命,也意味着三十多岁的人生才刚刚告别象牙塔,开始起步。

大宋如今的文官统治实力非常强劲,对每一名百姓的死亡,在户籍上都有详细记载。

如今大宋的平均死亡年纪推进到了四十七岁。

这个数字不及后世统计的乾隆时期的巅峰值六十五岁,也不及安史之乱前夕的人均寿命五十六岁。

但后世的这个数字,是取自中原史书上唐朝至清末一千三百多年间的人物数据,其中多达三万三千五百多人有明确的生卒年份。

也就是这些人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属于幸存者偏差。

按后世这个数字计算,哪个朝代生活最好?

答案不用多想,是北宋。

大宋的人均寿命趋势确实担当得起后世的厚爱。除了北宋和辽国打仗的时间段之外,近两百年的和平发展,使整个宋朝的人均寿命迅速提高。所以宋朝,尤其是北宋确实是个宜居的朝代,适合穿越!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清朝。在康乾盛世之后,人均寿命是平滑但迅速地下降的,证明当时人们生活过得越来越不好。

在这个统计表格历史的大方向上,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资不断丰富,所以人均寿命也不断提高。但清朝中后期明显的反历史潮流,也许是因为文字狱、高压统治,导致人们精神生活压抑吧。

在这份表格中大宋的人均寿命也是最高的,六十七岁,冠绝历代封建王朝。

毕竟大宋医学发达,甚至还有官府强制设立的养老院和救济坊、药店,又没有战争。

但六十七岁的这个数据没有任何意义,幸存者偏差导致名留史书的人年纪一般都相对偏大。

而如今官府统计的这个平均寿命,却是包括了从公卿王侯到夭折婴儿所有阶层的数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