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69章 战争序曲(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战争序曲(一)(2 / 4)

“怯薜”是从各“千户”、“万户”中精选年轻力壮、武术高强、箭法出众者组成二千人的“科尔沁”,连同“各千户内选拣得宿卫八千人”共同组成一万人的亲军。科尔沁这个军事机构,平时是负责护卫帅帐的卫队,战时为冲锋陷阵的主力。

当年,这支侍卫军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统领,称为“带弓箭的豁尔臣”。在跟随成吉思汗征战中屡立战功。到了15世纪初,“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大明洪熙年间因为与瓦剌相争被击败,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便率领一部分科尔沁人东迁,到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驻牧。从此,这部分科尔沁人就被称为“嫩江科尔沁”,简称“嫩科尔沁”。仍然留驻原地的科尔沁人,则被称为“阿鲁科尔沁”。

达延汗重新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重新划分领地时,保留了科尔沁兀鲁斯万户,尊称它为“阿巴嘎科尔沁”(叔王科尔沁),使之同六万户并立于蒙古。

当时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内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乌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尔罗斯七个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叶特(克列亦惕)、噶滚贺什格、主亦惕、吐亦别滚、伊克明安和萨阿赤惕六个部(鄂托克)。

科尔沁部在蒙古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其在军事方面对兀良哈万户有统辖权。大明正德年间,达延汗死,漠北兀良哈万户反叛,发生战乱。为避战乱,嫩科尔沁部于嘉靖年南迁到已西迁的兀良哈三卫之地驻牧,成为叶赫部的近邻,没过多久便和有着部分蒙古血统的叶赫部结成同盟。

前几年,由于图们汗在土默特东部遭到明蒙(土默特)联军的痛击,而后炒花部又很快被高务实彻底覆灭,因此给嫩科尔沁部创造了机会,他们继续往西南扩展。

不过这次扩展不太顺利,遭到扎鲁特等内喀尔喀部(臣服于图们汗)的阻滞,因此只好继续加强与女真叶赫、乌拉等部的联系,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同盟关系。

在此前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嫩科尔沁与察哈尔的关系是时而联合进攻大明边境,时而互相攻伐,总体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而近几年,尤其是此前图们汗直接穿过嫩科尔沁部名义上的最南端领地攻击叶赫之后,该部与图们汗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首领翁果岱开始接受京华的秘密接触,通过叶赫部周转以及京华在长春的据点(大家没忘记这个点吧?)进行贸易。

因为有了相对比较稳定的大明货物来源,科尔沁部这两年受白灾黑灾的影响较过去小了很多。然而正是因为走过了坦途大路,再让人回去走羊肠小道就无法接受了,故科尔沁更加重视与叶赫的关系,以免被断了这条输血管。

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科尔沁努力维持与叶赫的关系,叶赫自然不能无视。即便不提他们与科尔沁在安全方面的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即便在商业上叶赫也无法做到对科尔沁的危险视而不见。

叶赫本就是做二道贩子的,如果科尔沁这个新开张的大主顾被图们摁死,那叶赫岂不是也被断了一条财路?所以即便叶赫的使者还没赶到京师向高务实直接求援,但高务实在听到锦衣卫的情报之后也可以肯定叶赫会这样做。

现在周咏这样一说,可见对科尔沁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高务实便也放了些心,颔首问道:“本兵既然了解科尔沁的情况,那就再好不过了。如今的问题在于朝廷尚未完成对察哈尔决战的全部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