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40章 帮他们一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帮他们一把(2 / 3)

高务实道:“焙烙在日本话里就是一种陶罐,焙烙火玉就是陶罐里装火药。这个东西……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那是一种燃烧弹,虽然比较原始,但也有一定的打击效果。这个东西的起源,据说是因为北宋时《武经总要》中对类似手榴弹状的炸弹称为‘铁烙锥’,因此日本沿袭此称呼,便成了‘焙烙玉’。

棒火矢类似于大明的火箭(这个我在本书早期提到过,大明是有火箭弹的,军中有装备,不过京华还在研究改进,暂未投入实战),他们这个据说是参照中国的‘飞火神鸦’而来。虽然他们的这种武器发射距离很短,但由于他们的船只也很小,所以在日本内部使用也还算有些效果。

至于大筒,这是日本人对火炮的称呼,类似的就是他们把火枪称之为铁炮——日语中虽然有很多汉字,但他们对很多东西的描述和中国有区别。就好比我们那时候把航空母舰简称为航母,而他们就称之为空母,只是说法不同罢了,本质上没有区别。”

“哦,明白了,你继续。”刘馨点了点头。

“嗯……信长当时在陆上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所向无敌,结果海上输得这么惨,那当然不能接受。既然如此,信长就命令九鬼嘉隆建造不怕焙烙火失的战船。

据说九鬼嘉隆想出的办法就是在安宅船总矢仓上安装薄铁片,安装了薄铁片后的安宅船便被称为铁甲船。这就像是给战船穿上盔甲,所以说九鬼的铁甲船主要目的是防火,而增强装甲防护其实不是主要目的——当然,这个多少也算是额外收益吧。”

高务实顿了一顿,又道:“我当年玩游戏的时候查过相应资历,根据《多闻院日记》记载,九鬼嘉隆的铁甲船长度在23米左右,宽度接近13米,但是——这个数据有问题!

这样的长宽比不符合日本造船的习惯,同样是这部书,它同时记载了丹羽长秀建造的长55米,宽米的大船。

所以后来有人认为,这里记载的宽度应该是总矢仓的最大宽度,而不是船体宽度——当时日本船比较奇葩,它的总矢仓要比船体宽一些,因为要布置橹床。

不过,根据《多门院日记》的记载,铁甲船的船长比丹羽长秀的大船要短很多,因为长宽比太小,所以航行性能不好。而这就出现了矛盾……不过这个问题我等下再说好了。”

刘馨笑道:“我隐约猜到,你可能要说铁甲船会影响航行性能?”

“待会说,待会说。”高务实摆了摆手,继续道:“为信长造舰这事,九鬼嘉隆负责建造了六艘铁甲船,另外还有泷川一益也帮忙建造了一艘。但我先要说的是两个数据:第一个,后世考证九鬼嘉隆铁甲船的铁甲,主流观点认为它只有3毫米厚;第二个,九鬼嘉隆也好,泷川一益也罢,他们为织田信长造的军舰,都只载炮六门——也就是大筒六门。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战。1578年12月4日,毛利家的村上水军600多艘战船东进濑户内海,侵入大阪湾,信长的九鬼水军再次截击,不过这次信长就只用了这7艘铁甲船出战。

据说,由于铁甲船能够有效抗击棒火矢和焙烙火玉的打击,铁炮的弹丸也无法击穿铁板,而铁甲船本身装备大炮数量比村上水军更多,再辅以铁炮,于是就给村上水军极大的杀伤,至于体积很小的小早船,铁甲船更是直接撞沉了了事。

另外,信长水军集中炮火打掉了对方的旗舰,导致对方指挥失灵且士气受挫,剩余船只畏缩不前。最终结果,就是织田的九鬼水军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战绩不错,但我可能已经猜到你想说什么了。”刘馨一摊手:“那个3毫米厚的铁甲,在你看来根本不能防弹,是吗?”

“没错,你也是带兵的人,京华的火炮威力如何你应该很清楚,而两洋舰队在舰队决战中也不怎么依赖燃烧弹——当然火箭弹这一块我们正在加紧研究,不过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靠火药燃烧,而是希望它拥有‘破甲并引燃造船木料’的能力。

以当前两洋舰队装备的一二号长重炮来看,九鬼嘉隆的那种所谓铁甲根本没有什么防御能力,实心铁弹下去该砸坏的还是一样能砸坏,那点针对燃烧弹的防火功能对我们而言没有意义。

我甚至估算,如果我们使用明军水军习惯的火船攻击,他那个铁甲搞不好还会出大事。火船冲过去或许烧不掉铁甲,但铁甲遇到高温……那就是个炽热牢笼了,船上的人可能变成铁板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