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28章 暗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暗手(2 / 4)

走私火炮的事情高务实不仅知道,而且之前就向朱应桢点明过,朱应桢见高务实只是淡淡地笑着,却并不解释,只好轻咳一声,道:“这个……大炮方面的情况日新你也了解,我就不多说了。除此之外,火枪算是大头,火药也有一些,再其他的话主要便是铁锭、青铜锭。

日本人锻造手艺还不错,但他们的冶炼规模不大,似乎也没多少铁矿之类的,经过这些年的贸易,他们的冶金产业基本都是靠咱们送去原材料才能开工,原材料也就是铁锭、青铜锭这些。”

他说到这里,见高务实依旧不打算搭茬,又轻咳一声,尴尬道:“以上这些,每年的贸易额大概……可能有三四十万两。”

高务实知道他这话打了埋伏,京华内务部方面的调查显示,以上贸易额最少应该在五十万两以上,而且由于海贸同盟的产品卖得并不便宜,其中的利润可能达到三成以上甚至四成。

不过高务实不是完美主义的理想派,此刻也不打算站在什么禁售的立场清理旧账,而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规模,然后皱眉道:“这么说来,日本人现在手头至少有五万杆京华产的制式火枪了?”

这个规模真的不小,大明搞了这么久的改革,全国换装的部队也只有二十多万,而且还并非都是最新款。大明这二十多万杆京华火枪,从隆庆二式到万历一式,再从万历一式到万历二式,一共三款都有装备——当然,肯定是越精锐的部队装备的火枪款式越新。

但朱应桢这是总算给了高务实一点“好消息”,他摇头道:“应该还没到这个数,据我了解,他们手头的火枪最多四万杆,主要是一开头买得比较多,后来逐渐的就少了,购买的货物也从火枪变成了火药。”

哦,原来是这样,高务实马上明白了过来。

别看日本战国在后世好像挺有名的,但实际上当时的村长……不是,大名们财力都有限,虽然从葡萄牙人到来之后,他们就开始了解火枪的威力以及在战争中的作用,但限于财力和冶金、制造能力,能够装备的部队很有限。

这一世由于京华这个BUG的存在,日本国内的大名们也发现了一个“真理”:造不如买!

于是乎,各大名也好,逐渐掌握朝政的丰臣秀吉也罢,都开始大量购入走私过去的京华制式火枪。但刚才说过,他们财力有限,不可能装备太多,而且真装备那么多也用不起——火药也得找京华购买。

而这里头还有个问题,京华火药的一项重要原料硫磺,本身就是从日本购入。因此日本在某个程度上,实际是拿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京华这边主要只是消耗了一些硝。

但此时的大明并不太缺硝石(主要还是消耗量对比后世来说太小),四川多地都有硝石矿,湖广(湖南湖北)、云南甚至南直隶(后世安徽)等地也都有产。这些产地又大多不是什么富裕地区,京华很容易就掌控了大量硝石产区。

再后来,因为高务实不太愿意挖国内的硝石,于是又从土默特购入——后世内蒙古大批地方都产硝石。土默特的蒙古人现在有些像后世的中东和俄罗斯,除了卖资源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致富项目,何况京华买的这些矿大多只需要直接装车就好,土默特只需要出人做事就好。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高务实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弄到原料,土默特没出多大力就能源源不断拿到银子——但他们马上买了其他东西——简直是最理想的双赢。

土默特硝石便宜,日本硫磺更是便宜到烂,京华只出了点炭,结果制成火药之后卖到日本,价格翻了十倍不止。

看来技术垄断的确是赚钱的不二法门,毕竟日本人的火药技术是以前从中国学过去的,而当时的中国虽然发明了火药,自己却走了邪路,老喜欢往里头加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严重影响火药性能(比如喜欢加各种毒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