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447章国策的真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国策的真容(1 / 1)

发酵的时间很短,归德川大捷的消息迅速在大宋炸开,街头巷尾的百姓们都在用自己夸张的想象描述着这场大胜的场面,东京城里爆竹声犹如过年一般。

太久了,太久没有这种大胜了,最近的官军捷报还是广南平叛,再早就是庆州西三英谷了,至于再往前……算了,不提也罢……

三场仗都绕不开一个人,那个光芒万丈的人,瓦子里迅速排出新曲目,争相蹭热度,那位的各种事迹被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炒作,没办法,各位看官就喜欢这一口儿,你不演他们就拍桌子砸碗,不蹭都不行。

没等百姓们的兴头儿过去,又一个更爆炸的消息传开,秦凤环州和麟州三路大军伐夏,要一举收复河套……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精神都一阵恍惚,怎么了?大宋怎么了?怎么突然这么硬气了?让人很不习惯啊……

其实不止百姓们,朝堂之上的大人们也恍惚,其实不止大人们,就连老赵也在恍惚:是真的吗?

参谋院老曹正用一根长杆指着地图给君臣讲解,“陛下请看,元昊大败于归德川,据探子回报,仅余数千兵马跟随,十余万人马化为乌有”。

即使早就知道了结果,朝中众臣依然发出一阵赞叹,“木帅用兵如神,范相运筹帷幄,方有此前所未有之大胜啊”。

“青龙军神卫军总共三万余人,竟尽歼贼人十余万,大涨我朝威风,木帅真名将也”。

“虽古之名将不足以媲美木帅,非厚赏不足以嘉其功……”。

一时间朝堂之上马屁如潮,一个劲喊着加封木子。

这是必然的,这么大的战功,不升官厚赏是不可能的,花花轿子人人抬,这时候当然要做个顺水人情。

老赵笑着抬手压了压,“众爱卿,志远与范相的功劳要从长计议,不能轻易决定,还是先让曹爱卿说说军情吧”。

木子和老范功劳太大,当然不能轻易就封赏,必须要经过慎重讨论,平衡各方面关系和利益才行,眼下最重要的是伐夏大军。

朝堂安静下来,狠刷了存在感的老曹矜持的咳嗽一声,说道:“陛下请看,秦凤路庞大人按朝廷旨意,已派轻骑三千奔袭盐州,已有数个大部族归附,步军五千已至半路。

山西狄枢密奉命率领禁军及麟府二州马军五千已下夏州,韩相调集步军八千随后跟进。

环庆刘余与葛杰两位将军则奉命率领马军四千轻取洪州,其后步军三千正在途中。

三路大军皆回报一切顺利,西夏望风而降,多有举族而投者,甘愿为大军先导……”。

朝堂之上又是一片惊叹,三路大军,说起来声势不小,其实加起来总共不到三万人,作为先导的轻骑只有一万两千骑。

这么少的兵力竟然不到半个月就攻略了千里之地,以至于后面的步军都追不上脚步。

有人站出来忧心忡忡的道:“陛下,这……轻骑孤军深入,这这……”。

一万多轻骑还分了三路孤军深入,这怎么看都跟扯淡一样,奇幻的是竟然一切顺利,这更让人担心了。别再得意忘形之下乐极生悲……

老曹笑道:“大人不必忧心,西路庞相公久在秦凤,于贼人各部族间威望颇高。东路狄枢密为主,种折二将为辅,种折两家乃千年世家,与横山诸羌关系密切。至于中路,刘葛二将军中有西夏降将十余人,皆是各地部族首领,自然无往不利。

至于贼人那里,大人有所不知,探子回报,兴庆府发生叛乱,元昊已经带人回去平叛了,河套兵力本就被他抽调一空,又被搜刮一遍,根本就没有什么兵力了”。

“兵力实在太单薄了,唯恐中贼奸计……”。

老曹笑道:“大人,此次伐夏木帅早有定计,早在未至环庆已筹划妥当,各军准备日久,非一日之功也,木帅料定贼人无力东顾,朝廷只需收拢各部族,于险要处驻兵即可”。

“嘶……木帅竟然早有准备,如此便无忧矣”。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木帅早就有计划的,说起这个其实让人挺难理解,三万多人要去打十几万人,竟然还早做好反攻计划,你就如此有把握?难道你就不想想能不能打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木子真的没想过,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会赢,很简单,西夏没有足够的攻城手段,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穷。

只要青龙军和神卫军能耗住,西夏撤军就是时间问题,因为他们的粮草不足,而且运粮的人也不足,严重依赖水路,这是致命的缺点,一旦后勤出事,十几万人和几十万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剩下的就是战果大小了。

木子的计划是重创西夏,到时西夏就一定会遭到战败的反噬,因为元昊一直以来的高压统治维持在他绝对强大的基础之上,一旦他遭遇惨败,必然会有人趁势而起,那时他就要先顾老巢了。

本来就被抽调一空的河套地区将彻底成为真空,只要大宋动作够快,一定能在西夏一片惶恐的时候把河套一口吞下去,等元昊平定了内乱再重整旗鼓,这里早已经营完毕,说白了,成功的要素有三个,首先要在环庆大败西夏,其次要精确把握这个时间差立刻出兵,结果,大宋成功了。

老曹解释了一遍整个计划,大殿里鸦雀无声,什么三路伐夏,根本就是木子一手策划推动的,许多人都同时想起了一个词,多智近妖……

胜利来的太突然,百姓们反应不过来,大臣们反应不过来,其实老赵也在一阵阵恍惚。

即使早就知道了整个计划,可当真的开始进行的时候他依然觉得不真实,所以他又一次打开了那个小木匣子,因为长时间的摩挲,木匣已经很光滑,小心的拿出那摞纸。

“西夏贫瘠,若朝廷不与之交易,至多七八年,其必会倾国来攻,彼时若能重创之,西夏兵力空虚,民心惶恐,数路大军趁机齐出,急攻其要地,则能一举而下,收复河套,将边境推至横山古长城一线……

……万万不可贪功再进,应于此驻守,而后安抚拉拢横山诸羌,朝廷步军驻守险关,使贼人无可乘之机,其后可与之议和,许重利但不舍寸土,再派驻重臣治理河套,五七年则大事定矣……”。

这份折子是老赵与木子第一次见面时木子说的,由曹皇后亲笔记录,老赵无数次拿出来看过,早已能倒背如流,所以他今天虽然又拿了出来,却不需要看,而是信口就开始背了出来。

大殿里静悄悄的听着,这个木匣很有名,许多大臣都知道里面装的是大宋对西夏的战略,可惜真正见过真容的只有已故的老相公和老大人,除此之外就连当朝首相老陈都没看到。

今天他们终于知道当初木子对皇帝说了什么了,老赵没说完,后面明显还有,但这就足够让人惊悚了,早在六七年前他就预测了大势走向,而事实竟然一般无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