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庶子无敌> 386【长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6【长弓】(1 / 5)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

这句诗出自大梁已故诗家刘嵩的《云汉山凭高有感》,作于太宗太和四年六月,诗作缅怀的是大梁开国九公之一宁国公杨思继。

杨思继出身于前魏武勋将门,高祖起事后率家将八百人来投,后来负责防守西线边境,将西吴骑兵挡在高阳平原上,使他们无法踏足中原腹心地带。虽然杨思继不像定国公裴元那样开疆拓土,但是如果没有他二十年如一日的镇守西线,大梁绝对无法形成如今的疆域,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抵如是。

为了铭记宁国公的丰功伟绩,太宗皇帝在晚年特地将西境最北面那座大营命名为长弓大营。

长弓大营位于东庆府西北面边境,距离北面三府交界处的临清县约有三百余里。

贝苕江从虎城北面经过,然后顺流往东,在距离广平府地界还有百余里时转向朝北,经过广平府和东庆府之后一路向北流入荒海之中。长弓大营便在贝苕江东面,同时北面又有云汉山遮挡,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牢牢扼住灵州乃至整个大梁的西北角。

营内常备军力为三卫近四万人,虽然从人数上来说在西境四营中最少,但毫无疑问战力最强。

主帅为集宁侯唐攸之,今年四十三岁,大抵是武将一生中最优秀的年纪。

只是近日以来,这位实权侯爷的眉头极少舒展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