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至死不渝> 分节阅读 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 / 2)

了;如果钢厂没找过卓越,而他编这么个情节出来把黄海赶走,那说明他想追她,也很好。反正都是好,她也懒得去追究到底钢厂找没找过卓越了。

她好奇地问:“你说,如果卓越真的--象黄海说的那样,那他那天送我回来的时候,怎么又--那么--冷淡呢?”

姚小萍说:“谁知道?可能是欲擒故纵吧。”

两个人哈哈笑了一通,石燕问:“你跟严谨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老样子,不过他说这个周末会带我去他家--”

“啊?这么快?就上门见公婆去了?”

“哪里是见公婆?是见老乡,我一个伯伯对他爸爸有恩,他爸爸以前在乡下劳动改造的时候,我那个伯伯帮过他很多忙,有次他爸爸被牛踢伤,差点送命,是我那个伯伯拼死送到县城医院才拣回一条命的--”

“他爸爸现在做了教授,还记得你那个伯伯,真不简单哪--”

“嗯,他爸爸还挺感恩的,说不定我不用做他家儿媳他就可以帮我办好留校的事--”

“那你就不跟严谨--好了?”

姚小萍为难地说:“其实我也挺喜欢严谨的,一个没结过婚的男人,又比我小,还能被我迷得五迷三道的,要说我不喜欢,那也就有点假了。但是--他的这种感情毕竟是建立在我的谎言之上的,等到他发现的时候,可能就--要恨死我了--。你毕业分配的事--怎么样了?”

“我都还没想过分配的事--”

“如果学校不让你考研究生,你还不考虑分配的事?”

“我不知道要怎么考虑--”

“不知道卓越的妈妈能不能起到一点作用,她是市教委的,可能在留校的事上起不到作用,因为我们师院是省里管的,但是如果你想在D市找个中学教书,我估计还是没问题的--”

石燕一听说在D市教中学,头都大了,辛辛苦苦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就是为了在D市教中学?但是现在连这个好像都得请卓越的妈妈帮忙才行了,不然的话,她可能要被分回“洞洞拐”去了。她现在很有点羡慕姚小萍有那么一个远见卓识的伯伯,如果她也有这么一个伯伯,那她不是也可以留校了吗?师院虽然不好,但比起D市的中学来,那还是强多了。听姚小萍说,在中学教书又要坐班,又要管学生,搞不好,还要当班主任,那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贴进去了。

她也不得不操心起毕业分配的事来了,她让她的父母帮她打听一下,看“洞洞拐”那边的中学允许不允许老师考研究生,如果允许的话,那她就先去“洞洞拐”,再从那里考研究生出去。但她父母打听的结果很令她寒心,不光是“洞洞拐”的中学不允许老师考研究生,整个“洞洞”的学校都不允许,因为那个地方难得有人分进去,所以分进去就不会被放出来。越不允许出来,就越没人进去;越没人进去,就越不允许出来。整个一恶性循环。

她现在不得不在D市这边想办法,但她不好意思去找卓越帮忙,因为卓越自那次用摩托送她之后,就完全没音信了,既没来找她,也没通过严谨或者姚小萍表什么情,搞得她恨不得把黄海抓来质问一通,看他的直觉是不是出了问题了。

黄海回去后就来了一封信,感谢石燕对他的帮助。看得出来,黄海竭力想回到以前那种写信的风格,但经过了这一切,他似乎回不去了。她也似乎回不去了,每次写信都不知道写什么好,但每次看信都希望黄海能有所表示,一旦黄海真的有点表示了,她又吓怕了,不是装做没看见,就是暗示现在还不是时候。

好在黄海一直坚持写信,石燕也一直坚持回信,她不好意思写得比他长,更不好意思写得比他勤,她一定要等到他写信来了,才会回他一封信,而且要推迟几天回,然后抱歉这几天太忙什么的。

后来黄海来信告诉她,说他决定留校了,因为他们学校也不允许应届本科生考研究生,几家报社也都说暂时没名额,不能录用他,只好留校,争取以后读在职研究生。

他已经好久没再鼓励她考研究生了,因为她早已告诉他学校不允许应届毕业生考研究生。但这次他在信里说:“希望你早日考到A大来读研究生。”

艾米:至死不渝(20)2007-10-0304:54:05

毕业分配的事,象个大石头一样压在石燕心里,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么多年了,她还是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是多么势单力薄。可能以前她也势单力薄,但那时还没到用“势”用“力”的时候。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读书就读书,不用搞关系开后门也能办到。即便是考大学,好像也不需要开后门,或者说开了也没用,你只考了那么多分,再怎么开后门也等于零。

但这次不同了,好像除了本事,还有个“关系网”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主要是“关系网”在起作用。同学们都在忙忙碌碌的找关系,开后门,不过他们大多数是在他们自己的家乡找关系,开后门,因为他们似乎没想过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只准备回到自己家乡去,但要进一个好点的学校,或者捞个一官半职。

石燕一直是很瞧不起这种想法的,这种“社来社去,队来队去”的搞法,能有个什么前途?她一直觉得他们都是燕雀,不懂她这个鸿鹄的大志,所以她从来不关心那些人在想什么,干什么,也不在那些人当中找男朋友,找了干什么?跟他们回那个破地方去?

她自己是从来没想过回家乡去的,对她来说,读书就是为了逃离那个地方,不能逃离还读什么读?她想上名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了名校可以逃得更远,逃到一个更了不起的地方去。但是现在好像只能用一个“好高骛远”来形容她这个人了,幸亏平时还没在那些燕雀们面前流露出自己的鸿鹄大志,不然的话,肯定被别人当笑话讲。

她父母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她家乡那边使点劲,跑路子的结果是可以把她弄进“洞洞”的任何一个中学,或者是附近县城的中学里去。但过了那个地界,他们就没折了。

她自己也在尽力想办法,首先是争取留校,她成绩一向不错,如果单凭成绩,系里完全应该留她。她跟姚小萍都申请了留校,还有两个男生也申请了留校。系里装模作样地让他们四个人都试讲了一次,她虽然知道这是虚晃一枪,但她还是竭尽全力地准备了,自己感觉试讲也很不错。

但最后的结果是她试讲的分数没有姚小萍高,系里说姚小萍在县中教过多年书,有教学经验,整个课堂教学组织得比较好,教案写得好,板书也很规范,而她则毫无教学经验,教得比较死板。留校是要教书的,而不是读书的,所以不能光看学习成绩,而要看实际教学能力,综合起来看,还是姚小萍更适合留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