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妻主> 分节阅读 1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2(1 / 1)

埋没才华当本帅的亲兵?”

第七卷铁衣冷16良将之资

那斯文女子是主动投到杜泽的别动队之下,之前几次小范围切磋,估计是隐藏了实力,直到现在才展露出相对真实水平。杜泽也有点疑惑,答道:“元帅,她叫孙羽仙,中州定县人士,头年全国征兵时从地方上入伍。末将见她枪法出众,又能识文断字,才调她进入别动队。”

“长枪更适合战场厮杀,她又是识文断字习练上乘武功的,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妤卉知道参军的许多寒门女儿,都是没钱读书才入伍的,认字的不多,像孙羽仙这等文武双全的实属罕见。因此她故作踌躇道:“就算她能胜出,本帅也要劝劝她,给她寻个更适合的职位,否则太屈才了。杜将军,你说呢?”

杜泽还没说话,梁爽就感叹道:“是啊,杜将军,孙羽仙具备很好的素质,应该在战场上多多磨练,将来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听梁爽都如此说,杜泽更是犹豫不舍,觉得让孙羽仙只当元帅亲兵似乎真是委屈了。这样的人才如果是世家官宦小姐,入伍那至少是个官,统领几千人的。便是一步步从最底层做起,战场上以她的身手也很容易积累军功,三五年当上副将都不成问题。杜泽如果能为孙羽仙创造更好的晋升途径,将来孙羽仙有了成就,也必定会感谢杜泽的提拔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阿黎。皆因阿黎是男子而轻视他,现在大家见识了阿黎地真功夫,以一敌二对付军中出类拔萃的高手都不成问题,当元帅亲兵能力上是绰绰有余的。虽然或许营中女子有个别卧虎藏龙的能够胜过阿黎,可那样的女子谁肯屈才为亲兵呢?

此时杜泽算是体会出了妤卉的一片苦心,杜泽能想明白的事情,梁爽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了。两人互递眼色,不管这场比试胜负如何。像孙羽仙这等人才是绝对不能委屈的。

妤卉看梁爽和杜泽地表情,已经猜到这两人必然是赞同了她的观点。那么阿黎在这场比试中的胜负与否就不是十分重要了。妤卉最初的打算是想让阿黎力争高调胜出,可是转念细一琢磨,决定还是不要让阿黎太出风头。既然把阿黎留在自己身边地观点得到高层将领地认同。目前已经不成问题。那还不如趁机再试试孙羽仙的心性。

大家都能看出孙羽仙有成为良将的潜质,就是不知道她心里的志向是什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孙羽仙一心只想当个亲兵,一种情况是她死心眼,一种情况就是她别有所图。

于是妤卉暗中打好了腹稿。准备比武结束后试探孙羽仙地意图。接着她又朗声说道:“阿黎,孙姑娘文武全才有良将之资,你敌不过她是很正常的。不必硬撑了。”

阿黎耳力一向很好,在场中比武,也能断断续续听到妤卉与身旁将领们的谈论。再加上妤卉这句明显地暗示,阿黎立刻会意,妤卉是想让他保存实力,假装败给孙羽仙。而孙羽仙这样的人才。就算她自己肯屈就当妤卉的护卫亲兵。众将领们也不会放过她的。看来他留在妤卉身边已经得到认可,他也就无需太张扬。能隐藏一部分实力对将来保护妤卉其实是更有利的。

交手这么久,阿黎已经可以确定如果自己出全力,不顾及对方死伤,那一定是能胜过孙羽仙,这让他信心倍增。现在胜负不重要了,他本性也不是张扬的人,更乐意给对方留下余地。妤卉让他“不必硬撑”,他便逐渐收起几成内力,变攻为守,又拆了几招,故意卖了个破绽,详装气力不支,手中宝剑被长枪磕飞,败北认输。

阿黎输得漂亮,变招撤力是循序渐进,除了孙羽仙本人稍有些疑惑,觉得阿黎可能是故意隐藏了实力,旁人看来却觉得合情合理。毕竟阿黎是年轻男子,同样修炼内力,孙羽仙是女子又明显比阿黎岁数大一些,肯定会支撑更久。而且两人拼斗多时,一开始阿黎又是以一敌二,到现在他力气不济也很正常。

不过即使阿黎没能战胜孙羽仙,可他打败了那个魁梧女子大家是有目共睹地,已经可以证明他有足够地能力担当元帅护卫。若说孙羽仙的武艺论单打独斗在营内排第一,阿黎怎么也能称第二。连元帅都说孙羽仙有良将之资,这样地人才当亲兵的确委屈了。

所以不等孙羽仙自己说什么,众将领中就有人上前表态,希望元帅能慎重考虑,将孙羽仙委任更适合的职位。至于阿黎留任护卫亲兵,大家反而不再计较,基本是能够让步认同了。

妤卉很满意这样的结果,她将孙羽仙叫到面前,微笑问道:“孙姑娘,你也看到了,这场比试虽然你得到了最终胜利,可众将领都舍不得让你屈就当本帅的护卫亲兵。你自己有什么打算么?”

孙羽仙先是上前对众将领施礼,而后正色道:“元帅,小人本是乡野草民,地方摊派征兵,小人无奈替母亲参军入伍,是顺应国之所需,并不求立功受赏,只求平安保命。小人以为留在元帅身边该是相对最安全的,才力争成为护卫亲兵。小人已经在比试中胜出,还望元帅和各位大人能成全小人心愿。”

妤卉没想到孙羽仙居然会这么说,这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迫不得已参军,贪生怕死没有大志。

杜泽诧异道:“孙羽仙,你既然是不得已参军,只想混日子的,为何还主动要求加入别动队呢?”

孙羽仙苦笑道:“杜将军,小人对军务并不清楚,一开始听同乡说别动队待遇不错,也不用同大部队一起操练,还以为是类似后勤保障之类的不必冲杀到前线的差事,自然是乐意来。进来之后发现大家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将来也是为了执行特别任务组建的队伍,这才觉得与小人想象中不太一样。今日听闻元帅选拔亲兵,比试前元帅讲得明明白白,正是小人理想中的优差。为什么众位大人认为不适合小人呢?”

妤卉是哭笑不得外加后悔。早知道孙羽仙是入伍混日子的,就不该让阿黎认输,现在孙羽仙胜出占了理,她想打发孙羽仙另谋高就貌似不太容易呢。不过无论如何妤卉是不打算将孙羽仙留在身边当亲兵的,除了屈才那种理由,她还有更多一重顾虑。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未必一样。孙羽仙能习成如此高强的武功,外表看起来又不像愚钝之人,说话条理清晰,应该是不傻。她是真的因为贪生怕死,才不惜被人蔑视,当着众位将领的面,讲出只想找安全差事的念头么?妤卉怀疑孙羽仙是故意装傻,目的只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留在元帅身边,每天就可以接触到更多核心机密。假设孙羽仙是敌国密探,又或者国内某党派眼线,她放弃高就,只愿当护卫亲兵,相对而言是更容易完成隐秘任务的明智选择。

想到这些问题,妤卉试探道:“孙姑娘,其实本帅经常遭人暗杀袭击,这才选武功高强的护卫陪伴不离左右,为的是应付突发状况,阿黎也是因此几经生死才积攒了不凡的实战经验。你既然是想求安稳,留在本帅身边似乎也不太合适呢。”

孙羽仙愣了一下,恍然大悟,红着脸说道:“多谢元帅提醒,小人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道理呢。唉,那小人还望元帅另赏个稳妥安全的差事吧。”

妤卉心想孙羽仙要么是脑子缺根筋,要么就是应变迅速。如果孙羽仙真是经验老道的密探间谍,那么很可能听出几分端倪,此时若还一味坚持当元帅亲兵,说不定就暴露了身份,所以她顺坡下驴,暂时退一步,将来或许再次伺机而动。

妤卉总觉得孙羽仙的表现有些古怪,她不能容许军中有这等隐患存在,决定与核心高层将领商量个稳妥办法安置孙羽仙。所以现在她不能马上答复,就皱眉说道:“孙姑娘,本帅初次领兵,军中都有怎样的空缺现在还不甚清楚。要不然这样吧,等本帅与众人商议,寻个更合适的差事,即不浪费你的才能又可以解决你的忧虑,你看如何?”

第七卷铁衣冷17因材施用

比武这段小插曲告一段落后,众将就随着妤卉回到帐内继续议事。

关于打通金治关的事情,梁爽曾经提出了一个大思路,前几轮商议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妤卉现在是把这块工作全权交给梁爽负责的。大思路已定,今日是最后一轮讨论,选择打头阵的将领。

杜泽举荐了几名擅长水战的副将,梁爽提出还要配合一些步兵骑兵,在沿岸阻击敌军。接着梁爽就举荐自己的嫡女梁莹为陆上先锋官。

妤卉记得三年前在官学认识的世家小姐中有一位就叫梁莹,当时她为了打探周将军的情况,还向梁莹咨询过天牢的相关问题。那会儿梁莹说她有个庶出的姐姐在天牢做事,而梁莹本人看起来像是嫡出小姐的气派。妤蔚对妤卉介绍的时候,只说梁莹的母亲是个将军,原来梁莹居然是梁爽的嫡女。

妤卉在营帐内仔细看了看,没有发现那个熟悉的面孔,疑惑道:“梁副帅,你的女儿当年与本帅在官学是相识,今日怎么没见她在帐内议事?”

梁爽面露不好意思的神色,杜泽赶紧帮忙解释道:“元帅,梁莹入伍还有一翻波折呢。”

妤卉猜测梁莹没在帐内议事,极有可能是品级不够,可堂堂梁副帅的女儿参军,怎么也该是个体面的官吧?她不禁好奇道:“梁副帅,此事可否说来听听?”

梁爽叹了一口气,理了理思路说道:“这事儿说出来让大家见笑了。我就梁莹这一个嫡出的女儿,自小将她宠上了天,生怕她有什么闪失,就打算让她读书科举或走官学保荐的路子,将来授个文职留在京城当官。可惜那孩子不是踏实读书的料。小时候她看着几个庶出姐妹们整日舞刀弄枪骑马射箭,她偏偏要读书写字不能习武,就总是哭闹。我那时哄着她,只要她先堂堂正正考得了功名。随后的事情就都由她。

世家女儿读过官学不用参加科举就能入朝为官,我以为只要莹儿乖乖读满了年头,我凭着关系荐她去兵部当文职还不容易么?她读书那种半吊子的水平参加正规科举基本上是无望地。就算侥幸能考上了功名。她势必还是要从文职入仕,想来前线的机会更小了。

谁知她看破了我的心思,晓得我设了那么多限制就是为了防止她入伍,于是表面上装作顺从的样子,其实暗地里加紧练武。在官学她选修了所有关于军事地课程,兵法骑射那几项是最用心的,但每逢考试她故意隐瞒了实力成绩平平,怕我察觉她热衷于此。平素她还装作胸无大志的模样,与一众纨绔小姐们厮混。有事没事去花街柳巷转悠几圈。我完全被她迷惑了,以为她沉迷声色追求安逸生活,那更是不会参军吃苦地。

两年前恰逢科举大考,她故布烟雾,让我以为她是打算拼命一考搏个功名。但考试结束后,她说发挥不理想,面上很消沉,于是她的那些狐朋狗友们约她外出游玩散心。我也没拦着。反正科举走不通,她还能以出身谋个缺,若她不想当官。闲散在家也无妨。”

妤卉听到这里隐约猜到了后面的故事,插口道:“梁副帅,是不是梁莹随着朋友们外出游玩,就再没回过家呢?”

梁爽无奈地点点头:“元帅猜得不错。这事情她谋划了五六年,几乎是从一入官学就开始一步步推进实行。她有目的地结朋交友,还提前好几年就找到了一户平民替身。科举大考结束后她借外出游玩为名。匆匆奔去假托的户籍所在地顶替那平民应征入伍。她运气不错,作为提前囤积到边关的兵源。早早就来到北疆训练驻防。前一段时间宣国小股军队屡次进犯,北疆这边打了几场仗,她积累军功一点点晋升到了副尉。

她的上司有心提拔她,去年年关带她进京拜访兵部元老,这才被人识破她的身份。在此之前我一直当她是在国内山清水秀的地方玩耍散心呢。唉,她那位真正外出游学地朋友口风紧的很,三五不时将她提前写好的书信并礼物从外地送回京中,把我蒙在鼓里。

我知道真相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本想着强行将她绑回来关在家里,后来同僚相劝,说她既然跑过一次,关得住她的人关不住她的心,还不如让她留在军中。我权衡了一下觉得也对,便让她在我麾下,我就近看着她。于是我以权谋私把她从前线撤到身边,当了主管后勤采办的小军官,同样是副尉,她负责的差事想冲杀在战场前线地机会就小得多了。

那孩子自然是不愿意的,我便威胁她再敢罗嗦抱怨,就调她去内地找个清闲太平的地方当守将窝着一辈子不打仗,她便只得先老实听话。至少现在她能跟我出来到北疆,有机会参与北伐这场大战。

她刚安分没几天,就听说要选拔先锋官地事情,于是每天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对我加强了攻势,使尽了手段,弄得我焦头烂额。我渐渐也想开了,她天生不是个安生人,既然她想冲锋陷阵,我硬是拴她在后边整天数数粮食口袋,她必然心有不甘。

元帅的话启发了我,以前是我强求了女儿,更不该因私废公。她愿意为国驰骋沙场,我就不该浪费她一身所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