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太平> 分节阅读 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1 / 3)

半道。

少安自然不会排长队去领粥,只走到一边刚领到粥的一带着孩子的老翁身边,用一纸袋点心跟他换了碗粥端过来。

太平撩起青纱纬帽,接过粥来看,清汤见底,哪里称得上是粥,就比清水浑浊了些,稍微还有点米香味,凑到嘴边喝了一口,顿时拧起了眉头,脸都扭曲了。抬头欲说什么,却见身边不远处不知何时来了一个牵着孩子的老翁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老翁头发苍白,面容憔悴,身体枯干,穿着一件古旧样式的贯头衣,也就是一块布对叠,中间挖一个孔钻出头,腰间用草绳系着,腰下两边缝合上,衣长仅及膝,赤着脚,胳膊和小腿都袒露出来;旁边那孩子倒是穿得还完整,明显都是大人的衣物,粗布衣上补丁叠补丁,袖口裤口都挽了好几道,露出一双漆黑的鸟爪子般的手,赤脚拖着一双偌大的布鞋,后脚跟一大半都空着,一手被老翁牵着,一手却抓着少安刚换粥换给他们的糯米饭团埋头狼吞虎咽,只看见一个大头顶。

太平将粥递给少安,伸手招呼他们过来。老人牵着孩子胆怯的蹒跚走过来。

“老人家,您有事情吗?”太平轻声问道。

老人弯着背给太平鞠了一躬,然后谦卑着小声道:“贵人,您那碗不要,可以再给我们吗?”

碗?太平顺着老人视线看去,少安端在手里的正是刚从他们手里换来的那碗粥,粗瓷大碗,有一个豁口,但不大。

小心翼翼的捧着少安还他们的还有满满一碗“粥”的碗,老人并没有太欢喜,神情有些麻木的恭敬道谢后,牵着孩子走到一旁就地坐下,孩子已经吃完了两个饭团,抬起头来继续渴望的盯着老人手里纸袋,太平她们这时才看清,那是一个男孩,七八岁的样子,难怪老人即使自己衣不遮体也要让他穿得完整。

老人坚决拒绝了孩子还要饭团的要求,将纸袋小心的收起来,又不忍心,把粥凑到孩子嘴边让他喝了半碗,这才自己捧着粥碗一口一口的慢慢喝干,又把碗底的几粒饭粒一粒粒捻起来放到嘴里慢慢的咀嚼,孩子靠在老人的怀里,一双大眼睛好奇的看着太平一行人,与老人不同,他的眼睛还有很鲜活的灵气。

看着祖孙俩,又看着那些大同小异的灾民们,太平轻声道:“她们比我强。”

梅翧等人神情都有点诧异,她们以为太平肯定心情沉重,所以她们都没敢随意打扰她,谁想到太平看了半天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我要到这地步,肯定早自我了断了,他们还坚强活着,这份勇气,比我强。”太平淡淡道。

她记得前世的时候,走在天桥上,碰到那些不断磕头乞讨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心里总是忍不住心酸也有点想不通,活了一辈子,临老尚如此,他们为何还如此坚持的活着呢?兄长曾吓唬她,说她如此荒废学业,长大一事无成,也这般讨饭去。她却不以为然,活不下去就不活好了,这般屈辱挣扎,有何意义?兄长无言以对,只说她心理有问题……

如今再世为人,她依旧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这些为生命顽强挣扎的人,都比她强。

死有何惧?难得是艰难求存。

前方领粥处不知出了什么事,灾民和发粥的小吏闹了起来,最后当然是灾民被推出来暴打了一顿,其余人都神情麻木的看着,那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人也仅在地上趴了一会儿,就又蹒跚着爬起来去排队。

那孩子一直看着她们,梅翧从车里又拿出一袋干粮,走过去递给他们,老人不停的道谢,见这般旁边一直观望着没敢过来的灾民也渐渐拥了过来,太平摇摇头:“这样能救得几个?走吧,我们进城。”

翻身上马,脚踢马肚,扬尘而去,梅翧神色虽还有些不忍,却还是紧随着上了马车,众人打马而去。

平日里只小猫两三只的城门口,如今却盔甲锃亮刀枪剑戟的站了满满两排兵士,无数灾民徘徊在城门口,却不得其门而入。

“走走走,城外施粥,不得入城!”

有一个企图混进城的灾民被发现了,被兵卒一把推出来跌在地上,她也并不哀求,神情呆滞而麻木。

太平一行车美马健,看着就不俗,城门小吏不敢为难,又收了少安给的好处,自然是眉开眼笑,路引都只草草扫了一眼就放她们进去了。

“如此威风,不在边境杀敌,却在城门威慑自己的国民,城门小吏尚且如何,何况官员乎?吏治腐败,祸国殃民呀。”钗嬷嬷叹息道。

城内酒楼林立,街道迥然有序,行人众多,小贩沿街吆喝,一片繁荣景象,全然没受到半点灾难的影响,和城外简直是两个世界。

“都说河间府富裕繁华,今日一见,却也不是虚言。”太平撩起车窗帘打量着外面道。

城内骑马太过招摇,太平等人都已经下马上车了,只有少安潜进了人群中去打探消息。

“治理得再怎么繁华,看了刚才的那碗粥,这官如何,大概也都知道了。”梅翧哼声不屑的道。

“小姐,有个好玩的消息。”少安上车来道:“听说朝廷派下来赈灾察情的巡抚大人此时就在这河间府。”

太平淡淡一扬眉:“这倒有趣了,赈灾察情,不往受灾的山南淮南两道去,跑这来干嘛?这么好玩,咱们也凑个热闹去,钗嬷嬷,我们去河间府衙。”

车驾停在河间府衙门口,少安下车递帖子,没多一会儿,中门大开,一个身穿四品深绯色官袍的中年妇人带着五品同知六品通判领众人列队出迎。

本是便装,不想惊动地方百姓,进了内堂,太平才让她们正式见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