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05(2 / 3)

而且因为地势地形的原因,张辽、黄忠、张绣、张济想要让敌人无法南下,就必须沿永安而上,守废城平周。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灭虢,迁其民于此,建虢城,置瓜衍县。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魏献子在晋国朝中执政,晋国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魏国在虢城南10里筑宗庙,建平周城,实为魏国的国都。

赵肃侯十一年(公元前339年),赵国占领平周城(邑),更名中阳城。

秦昭王二十五年(前282年),秦拔赵国中阳、兹氏二城。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置兹氏县,中阳属兹氏县南境。

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以中阳城复置平周县,属西河郡。

而东汉末年平周县就己废。

好在虽然县城己废,但城池还在,张辽、黄忠、张绣、张济在一番讨论后,决定由张辽领2000御林军、张绣领1000骑占平周。

而黄忠、张济领3000御林军则守永安、杨县,一但张济的五万大军赶到,就立刻反攻。

这样的局势固然危险,但只要张绣、张济守住平周几天,再加上永安的几天,撑到张济的五万大军赶到,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然了,张辽、黄忠、张绣、张济也不是没想过另一个战略,那是仙师和李儒、贾诩的战略。

仙师希望他们能配合两位两路大军夹击,所以希望他们在白波谷汇合后,西进至采桑津,沿河而上至上郡的圆阴。

但李儒、贾诩认为如果沿河而上,未免太孤军深入了,很容易被包围被击溃,犯了西汉汉武帝派四支大军打匈奴得下的错误。

所以李儒、贾诩修改了战略,让他们打下采桑津后,奇袭夏阳、颌阳、衙县、粟邑,然后北上打郡城、雕阴。

可在这里混了快一年的张绣、张济则以为此举根本是天方地谈,前面打采桑津还好说,后面无论是沿河而上打上郡的圆阴,还是奇袭夏阳、颌阳、衙县、粟邑然后北上打郡城、雕阴的策略都不行。

因为这片区域自夏阳、颌阳、衙县、粟邑上去后都是山区,他们这支5万大军要怎么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