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玄幻小说>保护我方族长> 第七章 王安业和小郡主不得不说的故事(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王安业和小郡主不得不说的故事(求月票)(3 / 4)

而汪氏则是负责出工出力,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打工家族,虽然最终的利益王氏要略占大头一些,可汪氏却没有任何风险。

除此之外双方还协定,在荒泽凶鳄产业尚未盈利之前,王氏每年都会借贷一笔资金给汪氏,以帮助他们年轻小辈们以及坤元老祖冲击紫府境的修炼资源。

如此义举,自然是令汪氏彻底心服口服,只能感慨长宁王氏格局之大。

汪氏内部已经打定了主意,从今往后跟着王氏干了。

眼下,先辅助王氏或抓住或杀掉那头元水青蛟再说。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给守哲家主留个好印象。

*****

陇左郡。

郡王府。

王府后院之中,各色灵花异植在阳光下舒展开枝叶,绿的翠绿,红的鲜红,有淡淡的灵光在叶脉中流淌,看起来生机蓬勃,格外精神。

看得出来,它们的主人将它们照顾得很好。

花丛中,穿着一身白色休闲短褂的镇左王吴殿山正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柄灵器级的小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翻着地。

作为一个闲散郡王,他手里也没多少实权,除了早年为了袭爵上过几回战场之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宅在家里种种花,钓钓鱼这样子。

这些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连郡王府的事情都已经很少插手,全丢给了即将袭爵的曾孙子,自己只一心一意侍弄花草,享受天伦之乐,倒也过得很是自在。

这后院中的灵花异植,如今大多都是他亲自在照顾。

把手中的灵器小锄头贴到地上,玄气涌入,器身上的铭文当即亮了起来,道道灵光自锄尖涌出,散入了土壤之中。

这灵器小锄头是他专门请炼器师帮忙炼制的,不仅可以松土,还能疏导地脉灵气,让灵花异植吸收起来更容易。

很快,树根下的土壤就会自动翻涌起来,迅速变得疏松透气。

然后换下一棵。

不知不觉,吴殿山就悠悠闲闲地松完了半个院子的土。

这时候,一个穿着文士长袍的老管事穿过葱茏草木,来到吴殿山身边,低声说道:“殿下,几日前安郡王和安郡王妃来过帖子,说要来拜访。算算日子,今天下午,或是明天他们就该到了。”

“哦,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吴殿山日子过得太悠闲,都差点忘了这事,随口询问道,“客院准备好了吗?”

“早就收拾妥当了,都是按照郡王的标准准备的。食材也备足了,都是今早才从青萝卫运来的海产,用冰镇着,保证新鲜。”老管家毕恭毕敬地把自己的准备汇报了一遍。

“准备好了就行。派人在门口守着,等人到了立刻通知本王。”

这老管事跟了他也有上百年了,吴殿山对他很是放心,只简单交代了一句就让他去了。

不过,被这么一打岔,他不免想起了如今已经日趋白热化的“帝子之争”,便也没了松土的悠闲心境。

其实皇室内部,除了几位神通境的亲王之外,剩下的大天骄数量虽然算不上多,但也有五六个。只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大天骄都有资格角逐帝子之位的。

这其中,有一个是年纪太大,如今已经紫府境巅峰,过几十年就要突破神通境了,这属于生得太早,没赶上时候。还有一个则是年纪太小,才十几岁,根本赶不上趟。

剩下的则是血脉太远,不是嫡长一脉,没有资格角逐继承权。

最后合计下来,也就只剩下康郡王和安郡王这两个,年龄,修为,身份全都合适的了。

不过,吴殿山本人并不看好安郡王。

其一,安郡王出身青萝公主一脉,本身名义上就不是那么稳当。

青萝公主当年的确是为大乾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先皇也的确留下了遗诏,但毕竟数千年过去了,连亲王都已经换了一茬,当年的情分还有多少人会认真记着?

名不正,则言不顺。

如今的皇室宗亲内部,私下里对于安郡王的继承权也不是没有非议。只是隆昌帝念嫡长女旧情,又搬出了当年他还未即位时,先皇留下的遗诏,以及他隆昌帝当初继位时立下的誓言,大家也不能说什么。

但也是因此,宗亲内部对于安郡王始终持保留态度,除了青萝公主一脉的亲王和郡王,嫌少有明着站出来支持他的。

不像康郡王那边,截至目前,明着支持他的亲王就已经有两个,郡王的数量更是比安郡王这边多了很多。

其二,就是姻亲关系了。

康郡王毕竟是嫡长一脉,而嫡长一脉一直以来的联姻对象,都是当朝二品,三品的顶尖世家,且娶的都是身份较高的嫡脉小姐,跟那些顶尖世家的联系十分紧密。

而安郡王在这方面就逊色不少了。

虽然青萝公主一脉这几千年来也是人才辈出,但毕竟不是嫡长,在联姻对象上难免就逊色了一筹,二品世家那是基本不用想,大部分时候,就是跟三品世家联姻。

但哪怕是三品世家,嫁出来的嫡脉小姐,在家族序列上比起康郡王那边也要逊色一筹,也就是像安郡王这样的大天骄,才能娶到像公孙清蕊这样在家族中地位较高,天资又好的嫡脉小姐。

天长日久,两边的差距自然也就拉开了。

安郡王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始终不如康郡王,症结也正是在此。毕竟,朝堂上地位较高的权臣,除了皇室成员外,便是出自这些顶尖世家。

其三,就是个人声望了。

安郡王此人行事实在是过于低调。

明明他怎么说也是个大天骄,但在他成为准帝子,正式参与进“帝子之争”以前,在皇室中竟是嫌少听说他的事迹,大家对他的性格以及行事风格竟是几乎不了解。

相比之下,康郡王则要高调得多。

在成为准帝子之前,他便已经凭借大天骄的身份以及不俗的战力,在朝堂以及战场上闯下了不小的功勋。

两相比较,康郡王的势头自然要比安郡王好得多。

如今,随着站队的朝臣和宗亲越来越多,争斗日趋白热化,两人间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局势越来越明朗了。

安郡王夫妻俩会在这时候过来拜访他,老实说,他也是挺意外的。

不过,他倒是不怎么担心。

他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闲散郡王,血脉已经很远不说,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连拉拢的价值都没多少。帝子之争再怎么争来争去,跟他的关系也不大。

平常该怎么往来就怎么往来,他也不用担心什么。

不知不觉,半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下午时分,一辆龙鹰飞辇自高空中盘旋而下,缓缓落在了郡王府外的小广场上。

很快,穿着郡王常服的安郡王吴明远,以及安郡王妃公冶清蕊便掀开车帘,从飞辇上走了下来。

郡王府的老管事早已等候多时,立刻带着人迎了上去,将两人迎进了大门。

跟他一起过去迎接的,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他是镇左王吴殿山的曾曾长孙,也是镇左王世子的嫡长子。

其实安郡王夫妻俩前来,本该是由世子出面迎接才够规格。不过,最近镇左王世子正在闭关冲击天人境,便只能由他的长子代替他爹出面迎接了。

一路将安郡王夫妻俩迎进了正厅,少年便退了下去。

正厅里,镇左王吴殿山早就已经到了,见状立刻迎了出去。

“叔爷爷,许久不见,您老人家身体还好?”按照辈分,安郡王夫妻俩率先朝吴殿山行礼,客气地寒暄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