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1 / 1)

许韶民被他笑得不好意思,低垂着脑袋,发出浓浓的鼻音:“嗯。”

莫青荷故意逗他:“你们统共才见过几次面,人家那么体面漂亮,又是陆军学院毕业,我可告诉你,国民党将星如云,人家说不定早把你忘了,跟哪位师长好上啦!”

许韶民为人实在,一听就急了,结结巴巴的辩解:“那咋能呢?他跟俺睡过觉,就是俺的老婆了。在俺们村,哪家姑娘跟人睡了,哪家小伙睡了人家姑娘,就定了是一对儿,死了也得埋在一个坑里!要是还变卦,那就……那就……”

他想用一个有力度的成语表达自己的鄙夷,一时又想不起来,憋得鼓着眼睛,“还不如瘟死的猪!”

莫青荷捧着搪瓷缸喝茶,一口水噗的喷了出来,一边咳嗽一边连连点头。

小栓子跑了一趟县城邮局,在城里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羊肉臊子面,吃得肚皮鼓胀,嘴角泛油光,还拎了两瓶澄黄晶莹的芝麻油给团长改善伙食,回来时带来一个消息:上面来了电话,让莫青荷立刻赶往延安出差。

军令一刻都不能耽误,莫青荷将军中事务移交给政委,收拾东西马上启程,等到了延安,他挺奇怪地发现似乎并没有哪位首长急着见他,起先他以为是娶媳妇那件旧事,忐忑地酝酿了一大堆借口,后来又觉得不对——胜利在即,一大堆打光棍的老首长挤破了头找对象,没人顾得上他的个人问题了。

至于那位译电处女同志,据说嫁给了一位副师长,已经怀孕八个月,停职回家待产了。

莫青荷在延安待得一头雾水,打电话问旅长,旅长也摸不着头脑,一层层往上查了半天,答复他说根据地组织了一个干部进修班,特招年轻有前途的军人前去深造,莫青荷近年表现优良,被选中乃是全旅莫大的荣誉,要好好珍惜,提升思想境界回报组织云云。

这一通电话打完不久,旅部就差人送来一封盖满红戳的介绍信,拿着迟来的信,莫青荷背着铺盖卷排队报名,认真上了几天课,发现教员只有初中文凭,讲得也都是些陈词滥调,还不如他自己队里的学习班,他就不怎么上心了,全当是放假休养。

他住在组织分配的农家小院,每天喝喝茶,看看报纸,日子过得挺悠哉。这时沈飘萍的小儿子刚满七个月,是个早产儿,动不动要闹点小病,她和原野忙得焦头烂额,莫青荷抽空上门帮忙,沈飘萍养了三个小子,大儿子小虎是个孩子头,长得虎头虎脑,活泼好动,天天抱着枪不撒手;二儿子阿忆却白净得像个小姑娘,害羞又腼腆,这时鲁迅艺术文学院已初具规模,莫青荷带他去桥儿沟的大教堂看戏剧演出,小家伙眨巴着大眼睛,听得有滋有味。

莫青荷坐在礼堂的木椅子上,从台上青涩的唱腔中听出不少纰漏,他拉着阿忆的小手,瞧着那些骄傲的男女演员,喉咙痒痒的,有点怀念过去的日子。

他在延安住了没几天,无线电波载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根据地响起成片的爆竹声,没有鞭炮的就敲脸盆,敲暖瓶,大家涌出屋子,潮水一般漫上街头,涌进田野,在炽热的阳光里挥舞红旗,认识不认识的都相互拥抱,老兵老泪纵横,大家笑着闹着,哭着吼着,咆哮着宣泄心中的狂喜,十多年的压迫结束了,八年的艰苦战争结束了,我们再不用向小鬼子卑躬屈膝,再用不着担惊受怕,胜利了、自由了!中国人民付出了血的牺牲,用钢铁一般顽强的毅力把侵略者彻底赶出去了!

彻底的欢乐之后是长久的静默,大家低头垂泪,悼念死在小日本刺刀之下的亲人和战友,一位七旬老妪全家二十余口人横遭屠戮,只留下她孤身于人间,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只枯瘦的手捂住脸,从指缝淌下浑浊的泪。

莫青荷站在白花花的阳光地里,感觉脸颊冰凉一片,他知道自己在哭泣,可唇边含着笑容。

之后,嘹亮的歌声就在延河上空飘起来了。

庆祝活动持续了许多天,等人们宣泄完最初的激动情绪,另一些棘手的事务逐渐被提上日程。

由于蒋光头拒绝建立联合政府,延安城先是接见了黄炎培、章伯钧等一大批民主人士,各个党派联名呼吁,国民党再也挡不住和平的呼声,开始跟西北通电,据说毛泽东同志近日也要赶赴重庆,大家都对和谈寄予厚望。

一个晚霞漫天的黄昏,莫青荷带着阿忆在街头散步,他用柳条和各色小野花编成一只香喷喷的花环,戴在阿忆的脑袋上,一只浅紫色的小蝴蝶围着他打转儿,阿忆腼腆地微笑,两人都被夕阳映成了金色,却见沈飘萍穿着一身列宁式风衣,双手插在口袋里,英姿飒爽的从远处走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