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1 / 1)

莫青荷的喉头哽咽,轻轻点了点头,梦游般走了上去。车夫跑起来了,那车吱呀吱呀的响起来了,北风扑面而来,掉光叶子的树木被寒风吹得发抖,莫青荷也裹紧了衣裳,一路颠簸着离开了被他称之为家的地方,他不知道要走向哪里,也不想知道,大约总还是人间,总要被风吹雨打着。

车夫跑热了身体,呼出团团白气,回头问道:“老板,去哪里?”

莫青荷抱紧了怀中的皮箱,笑了笑,答道:“去该去的地方。”

车夫啊了一声,莫青荷转过头,望着北平萧瑟的秋景,轻轻道:“延安,送我去延安。”

对于在苦海中挣扎的世人来说,分别比相聚更顺理成章。半个多月以后,莫青荷到达了他曾经日思夜想的地方,还没有分到一间舒适的窑洞,却先听闻了一个震惊全国的消息:西安事变!人们奔走相告,蒋介石签字了,蒋介石同意抗日了,我们不用做亡国奴了!

他被西北的冷风冻得跳脚,像漏了风似的咝咝直吸凉气,在光溜溜的木凳子上左挪右挪,终于抱着一只灌满热水的搪瓷缸安定了下来。黑乎乎的屋里摆着一只老式无线电,一个劲儿刺啦刺啦的响,他新任的领导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对莫青荷道:“沈培楠身边的那个刘叔死了,对外公布是死于意外。”

莫青荷蹭的站起来,滚水洒了他一手,但他根本没意识到疼痛,他的眼睛里闪着激动的光芒,他知道,沈培楠终于破釜沉舟了,他们终于要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然而,相比于现在他的喜悦和对参战的渴望,半年之后,一个紧急而隐秘的新任务交到他手中,却让他彻底犯了难。

-------------《戏装山河》上部完结------------------

【下卷血色山河】

第67章他要赶到离沈培楠最近的地方

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的老少爷们听了一夜的炮声,一觉醒来,就都变成了亡国奴。

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不久,山东守军韩复渠不战而降,将大段重要铁路公路运输线拱手送给日本人,整片华北摇摇欲坠。在莫青荷到达延安的第一个夏天,日军军舰开进杭州湾,淞沪会战爆发。

相比前线战局的惨烈,莫青荷在延安的生活堪称快乐,这里是贫瘠的高原,卫生状况极其恶劣,缺乏生活物资和弹药补给,然而人们充满对生活的希望,一切都是集体的,平等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被写进歌谣和文章,在延河上空传唱不息。

他其实并没有太多接触人群的机会,莫青荷到来时拎着一只小皮箱,怀里抱着个脏兮兮的面口袋,刚到目的地就被接到了一处偏僻的窑洞,门口用白粉笔写了几个字,划分出了一片最朴素的军事禁区。里面的人负责情报的监听和破译工作,到处存放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大量无线电收发设备,几名戴耳机的女同志在煤气灯下记录电文,看见门口的莫青荷,朝他送去好奇的一瞥。

这些是最高军事机密,莫青荷也只有在来时见过一次,后来就再没有靠近过,他的工作地点在百米开外,也是一大片禁区,却没什么人,在到处回荡着歌声和笑声的根据地显得异常冷清。负责人告诉他,这里就是整个地上特工的总部,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换上西装,用一个连最亲密的同志都不知道的身份被派出去,有些再也回不来了,也有一些像莫青荷一样死里逃生,被组织调回,等待新的工作契机。

接手他的上级叫做老谢,是一名满脸风霜的中年人,总穿一件露棉花的灰棉军装,叼着一根自制烟卷,抄着手,一边抽一边吧嗒嘴,还一个劲从鼻子往外喷烟。

据说老谢在情报界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但莫青荷怎么看怎么觉得他朴实慈祥的就像街边卖菜的李大爷,也许他还真在国统区化装卖过菜,就像沈培楠卖过辣子面一样。老谢性格爽朗,说话像喊话,他把莫青荷送进屋子,将皮箱靠墙一放,指着一张高低不平的木板桌子:“就是这,以后你就在这,替我收收文件送送信。”

莫青荷答应了一声,刚要上前搬椅子,老谢一巴掌拍在他肩上:“男娃子,文文气气的像什么话,你看看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得多吃肉,多吃肉才有劲儿!”

话是这么说,后来莫青荷在延安住了一年,除了大白菜里瘦得可怜的青虫,肉一次也没在桌上出现过。

老谢连珠炮似的交待完生活事项,分给莫青荷一只脸盆和一只打饭用的搪瓷缸,突然注意到他怀里的面口袋,伸手扯了扯,莫青荷这才想起来,赶紧把口袋打开,最上面是小半袋玉米碴,往下一掏,全是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