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警花追我到元朝> 第251章 勒索生番的阳谋(大章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勒索生番的阳谋(大章节)(1 / 2)

腊月十八。海东。晴转多云,温暖如。

我一到海东,第一时间就安排公司接受新移民。由于海东当局早就接到李洛的指令,所以大量茅草屋已经准备完毕,新移民来了就有临时居所。

同时,我还要调动部队,安排布防,以防发生意外。一下子涌入这么多新移民,治安镇反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崔秀宁话一说完,顿时人人眼睛都亮了。

果然崔秀宁继续说道:“倘若不送干大料下山,我们也不攻打哪个山寨,就直接进山,毁了他们神山上的高山神庙。”

众人听到这里,不由都是愕然。这样也行?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夫人必有后话。

什么?

崔秀宁已经有了有了主意,她看着曾渡,“曾先生,你不是养了一些生番眼线么?你让他们在大山里散布消息,让生番们自己把干大料给我送下山。”

公司监理龚侃出列说道:“此事你们不用争论,还是请夫人定夺。”

划算么?

公司文官们不以为然。保安团的兵,每一个都很精贵,深入大山攻打一个个生番山寨,就算没有战死的,也必然有中瘴气病死的。

保安一团的团监杨序出列道:“林经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要是怕死人,那还养我等作甚?在下不知道打下十个寨子会有什么代价,但在下知道能抢到大料。”

林必举摇头道:“完颜将军是武人,自然喜欢打仗。可刚才曾渡说了,要拿下十个山寨,才能得到造一条大船的干木料。你想过,拿下十个山寨的代价么?”

虎古哼了一声,“那依林经理的意思,难不成要等到后年再造战船么?等到那时,黄花菜早就凉了。”

林必举马上出来说道:“完颜将军,深入大山剿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兵者大事,可要慎重啊。”

忽然,虎古出来说道:“夫人,保安团除了训练,如今无事可做,不如就进山剿番,抢了他们的大料。”

没有战船,光用商船,到时对战国战船,就很吃亏了。

她可是知道,由于元廷征在即,需要大量造船,经过晒制干的大料也很紧俏,根本不好买。

买木料?

战船也是紧缺之物。可是战船不是商船,根本买不到,只能自己造。半年内造几艘大战船,建造时间是够了,可是没有现成的木料。

崔秀宁沉默不语。

曾渡出列说道:“夫人,的确如此。那些干几年的大料,非常适合造船。不过,每个部族都不多。要想得到造一艘千料大战船的木料,估计要攻下十个寨子才行。”

曾渡在生番寨子里二十年,是海东唯一的生番通。

崔秀宁看向传达处的顾问曾渡,问道:“曾渡,此话可真?”

李交说道:“属下听曾渡先生说,生番的寨子里,有很多干大料,是用来建寨墙的。用来造船,却正是合适不过。”

崔秀宁一看是自己的学生,顿时心里有底了,道:“说。”

他们哪里知道,这传达处根本就是个特务机构,是特察局海东分局。

奇了怪了,传达处能有什么办法?这传达处平时很是低调,也没有什么决策之权,在海东体系中存在感很低。

此人不过十**岁的年纪,但看上去却很是老成。

众人侧目看去,原来是那什么传达处的处长李交。

这时突然一人出列说道:“启禀夫人,属下倒是有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好的法子。这造船用的大料,怎么也需要两年时间晒制,这个过程,根本节省不了。

崔秀宁皱眉:“战船也是急需之物,可这新料不能用,诸位可有好的法子?”

顾凯苦笑道:“好教夫人知道。如今工匠处虽有造船的工匠,可是却造不了船。因为没有木料。今年新砍伐的木料,明年还要晒制一年,后年才能用来造船。”

“造船的事呢?”崔秀宁又问。

顾凯铠了松一口气,“若能大量扩编工匠,属下必能按时交付五千玄甲,八百甲。”

这次来了八万新移民,其中肯定是有不少工匠的。

崔秀宁道:“倘若我许你在新移民中再招收工匠呢?”

顾铠顿时犯了难,算了算说道:“夫人,就算全力以赴,半年后也只能交付三千副甲。”

“顾大师做的很不错,我很满意。只是社主要求,半年后,须有五千副甲,还要式皮甲八百副。可能完成么?”崔秀宁问。之所以还要八百甲,当然是为了到时伪装军。

弓和箭的数量,到时肯定是能完成的。但这五千副玄甲,却差额太多。

李洛在她离开前,强调了他的要求。他要求在明年六月底之前,海东起码要提供新式玄甲五千副,式皮甲八百副,弓五千张,箭十万只…

但是…不够!

崔秀宁听到数据非常满意。顾铠真是个装备人才。工匠处成立不过半年,正式开工生产不过五个月,就搞出这么多东西,实在是很称职了。

“除此之外,还制作马蹄铁八百副,马鞍八百副,皮革水囊一千个,军鼓军号五十对,军釜三百口……”

顾铠继续道:“截止昨,今年共制造新型玄甲一千零八百副。复合弓一千八百张,羽箭三万余只。长枪三千六百杆。圆盾九百面。长刀一千五百口。神臂弓两百余张。弩五十余台。”

不知道的人都是有点惊讶,四百五十人啊,一个处就占了整个公司编制的四成,比纺织处的女织工还多。

工匠监理、制甲大师、首席大匠师顾铠出列汇报:“禀报夫人。如今工匠处共有各种在册匠师以及学徒四百五十余人。”

因为工匠处负责生产军械盔甲。除了粮食,就是装备最重要了。

接下来,各处一一汇报,多少都有成绩。但崔秀宁最关心的,是工匠处。

这批铁都是从韩恭的岛上抢来的,除了还剩几万斤自己用,海东明年已经拿不出铁换马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