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页(1 / 2)

申报后市舶司还会派人上船点检,主要是检查有无私自夹带兵器、铜钱、逃犯等。

市舶税的收取在早期是在海船出海和回港时进行,又名为阅实,将船上货物分为粗细两种,按照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收的是实物。

后来估计是嫌麻烦,耽搁功夫,便可以用银钱代替,出海货物甚至在申报时就已经缴纳。

海商从他国运来的货物同样需要缴纳一定比例,市舶司还能按照规定价格博买某些货物,最后所剩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能运往他处销售。

完善的制度,不一定就能完善的执行,先不说某些大海商背靠门阀显贵,市舶司衙门根本惹不起。

就说市舶司也早就

污浊一片,惹不起六大家,便利用权柄压榨小海商,申报时故意刁难,不给好处费便不发公凭,抽取时多收,博买时以低价强买等等,简直丑恶无比。

如今市舶制度已经没人遵守,中小海商都按照六大家的规矩来。

六大家是什么规矩?

六大家瓜分了海上所有商道,其它海商若是要出海,可以不去市舶司申报,直接挂靠在六大家船队里,当然要交一定比例的保护费。

甚至暹罗、倭国、欧罗巴等外族商人也是在六大家私下举办的交易场所交易,并不会去市舶司,至于交易场所在哪里,每年似乎都不同,孔知府表示自己还没调查清楚。

至于六大家和市舶司之间,肯定达成了某些协议,具体如何,孔知府表示自己还没调查清楚。

最后,欧阳家出事的前因后果,大概是欧阳家的嫡小姐嫁给了康家二公子为嫡妻,结果康二公子宠妾灭妻,最后欧阳氏抑郁而终,也没留个子嗣。

欧阳家船队一直是跟着康家出海的,所以女儿死了,欧阳家主也只能忍气吞声。

偏他那小儿子和姐姐感情深厚,忍不下,私下找机会揍了康二公子一顿不说,临出海时也不跟康家船队一起,最后出了事。

但说实话,哪有这么凑巧的事,舟山可是有卫所的,哪来那么多盗匪,但真正缘由是什么,孔知府表示自己还没调查清楚。

连着听了几个不清楚,莫说王孝文,就是朱显宗都忍不住在心中翻了一个白眼,无奈道:“孔大人,孔阁老当初可是极力推荐你来着,老似乎期望过高啊。”

孔知府粗犷的脸上蓄着一脸同样粗犷的络腮胡,好好的一个陕西汉子此时讪笑道:“这……,下官离京这几年,书信里一向报喜不报忧,父亲或许是当真了,其实下官一个北方人在这南人窝子里真的很难施展拳脚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