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页(1 / 4)

现在的日子太苦了,关键还不是穷不穷的,这都快饿死了,他必须在稞米收货前找到新的口粮。现在这种每天处于饥饿状态的情况,就算他今年打算参加舂米,也没有那个力气。

粮食暂时是没有了,但是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不行的话就先去换些豆子当粮食,那可是很便宜的。

宣慕之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个故事: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用担心豆子卖不出去。豆子卖不出去的时候,他们可以拿回家,磨成豆浆卖;如果豆浆卖不出去,就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可以制成干的,当作豆腐干来卖;豆腐干也卖不出去的话,那就把豆腐腌起来,做成豆腐乳。卖豆子的人还有另一种选择:如果豆子卖不出去,就把豆子拿回家加水生成豆芽卖;如果豆芽卖不出去,就干脆让豆芽长大,卖豆苗;而如果豆苗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盆景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田地里,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就结出了许多新豆子。’

宣慕之对这个故事的出处有些疑问,毕竟犹太人吃不吃豆浆他不知道,但是豆腐可是中国发明的,更不要说豆腐干,豆腐乳,那更是他祖国的特产。

不过那都是旁枝末节,这故事本意是讲做人要乐观豁达,也要随机应变、懂得变通,更要面对困难寻找出路,永不放弃。

此时此刻,这个故事对宣慕之的启发很大,不光是故事里面的立意,还有故事本身。

这个世界豆子价格这么低廉,且明显没有出现任何关于豆子的加工方式。无非就是煮熟了吃,或者炒熟了吃,这两种都没有将豆子的美味发挥出来。

而对于他来说,豆子可以做豆腐、做豆腐脑、做豆腐乳……而现在最简单的就是——豆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