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推行改革(1 / 2)

爱新觉罗·弘旺,康熙帝第八子胤禩之长子,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母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弘旺曾因其父胤禩参与康熙末年众子夺嫡为雍正所忌,雍正四年改名为“菩萨保”。乾隆七年六月,弘旺因“在朝阳门外过宿”,“甘与大臣侍卫平等相交”“肆行妄为”,被乾隆斥责,说他不知顾惜颜面,卑鄙。为此,身居长辈的庄亲王胤禄、履亲王胤祹因“祖中尊长而不教其子侄”不加“随时管教”,甚至“置若不问”等过错而受到谴责。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五十五岁。再世为人却成了阿玛和四伯最后的儿子刘武,弘旺看着阿玛能放下前世的恩怨和雍正过起了小日子,自己心里也很高兴他能得偿所愿毕竟经过一世的轮回。看在四伯成了妻奴依旧向着阿玛知道他们必然试探出了自己的身份,也就不计较前世那般对待自己的父亲和自己了。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天真直率的弘瑞莫名的喜欢,不过他是九叔和十一叔的亲儿子想要拐到手也还得需要阿玛和四伯了。

“阿玛!儿臣好想你!四伯,好。”弘旺释然了一脸欣喜看着昔日疼爱自己的父亲,还有小时候四伯也是待自己极好的一把扑进了阿玛怀里略微尴尬,阿玛成了女子破涕而笑不过才五六岁而已笑道。

“弘旺,藏的够深的连阿玛你都骗了这么些年。刘武,怎么现在倒改口?”胤禩激动不已抱着小儿子刘武,拼死拼活生下来的原来是弘旺四哥早已看出了他的不平凡打趣道。

“阿玛!我喜欢弘瑞。”弘旺满眼的期待神情忐忑,踮起脚尖悄悄地在阿玛耳边说道。

“你——?这还得要看你九叔和十一叔的意思。”胤禩自然清楚儿子对弘瑞怕是有了别样的情丝,怎会看不明白他的小算计。重活一世到是被一个未曾出现过的侄子弘瑞有了一丝不得不隐藏的情谊模棱两可看向九弟十一弟说道。

“嗯,以后人前是刘武,人后叫你弘旺,知道了吗?”胤禛知道小八父子相见心情复杂的看了小儿子刘武,这是除了大儿子刘启是原版的自己是是撞了啥运啊!自然还是爱屋及乌笑道。

“四伯,我叫你父皇习惯了!就不改了啊。”弘旺已经承认了他的身份,看阿玛如今的身份怕是叫他额娘也不为过,有了皇室这层身份谁敢惹爷!

“小兔崽子,又再编排什么?”胤禩。

“阿玛,父皇,爷没有~”弘旺装起了可怜没皮没脸的到和刘武有的一拼,这活了一辈子真把自己当孩子了。

“哈哈哈哈!”众人哈哈大笑。

距离吴国覆灭,那片大汉最为富饶的土地胤禛肖想已久,而今终于可以收回了。胤禛是一个富于改革精神的皇帝,仿佛他在位的目的就是为了破旧立新。

胤禛提出了许多新政,比如将吴国作为试验点,从西域引进作物,进行种植实验。比如回收盐粮所有权,由朝廷控制各地盐粮商贸,统一物价。减免赋税,将代国以往施行的赋税政策推广到整个大汉。肃清吏治,派监察使前往全国各地,惩治贪污。重修法令,推行仁政。命十三弟胤祥和十四弟胤祯一同训练新兵,开发兵器,严守大汉边陲,以防匈奴入侵。兴修水利,加固长城。还提出了新的人材选拔制度——科举,不过麻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大汉的最常见的人材选拔制度是世袭以及两种察举制——诏举和孝廉之举,这样就行成了错综复杂的党派关系,根深蒂固。一旦施行科举,这些贵族和官宦集团的利益就定然会遭到巨大损害。

“老臣反对!”周勃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如果废除了察举,那他的那些门生该怎么办?子孙后代的利益该怎么办?陈平抬眼看了看胤禛的脸色,并没有跟着那些人一起起哄,他的身家性命早就绑在文帝的身上了,不论如何,文帝的新政他是定要支持倒底的。有朝一日这新政推行成功,那他就是头一号的大功臣。

“自高祖以来,孝廉之举中也一直存在考试之法,这就说明科举是有利于选材的。朕并非要废除察举,只是要在各地设立贡院和书院,让百姓也可以读书,可以做官罢了。”胤禛也不生气,只是心平气和的言道。

“民就是民,吏就是吏!人出身就分三六九等,岂能混淆,难道皇上还想让种地的农民当官,让做买卖的贾人当官,让路边的乞丐当官不成!”周勃嗓门大,再这么一喊,恨不得整个长安城都能听见。

“周丞相此言差矣。”陈平适时的走了出来,有些话皇上不方便说,只能由他代为开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