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攻约梁山> 第443节老路新局,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3节老路新局,完(1 / 5)

readx;能上朝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没一个有智商硬伤,哪个不清楚,只要赵公廉这根镇边铁骨硬刺离开,沧北军军心不稳陷入混乱,辽军必会立马扑上去,把积累数年的对沧赵的所有怨恨与怒火都发泄在清州沧州,抢杀个痛快淋漓,别说清州继任者,就是沧州正掐死沧赵商务的郑居中也多半性命难保。火然文rnn

没有强过赵公廉的能力与威望,这时候,谁去接任,谁不死也得丢半条命,而且无功有罪,只怕从此仕途前程完蛋。

赵佶瞅瞅大殿左排的武臣重将与勋贵将门。

这些表面昂昂的干将勇士却齐齐一低头。

他再瞅瞅右排的文臣,一向表现得似乎才华不能顶赵公廉十个也能顶八个的大才们顺着他的眼光纷纷弯腰退缩。

清州主官这活危险艰苦,哪能跟在京城如此舒坦相比,这且不说。

有赵公廉在前面做对比,继任者若不是武能安邦文能兴国,文武双全而且皆出众,根本不可能把清州这等一级边关险地的经济发展起来人口充实起来,并强大边军守好边境,这是双重能力顶级考验,哪一面弱了一点都不行。

大宋有自负治政才华更胜赵公廉十倍的文官,也有自负勇武善兵比赵公廉强百倍的武将,但心里公认的文武双全第一能臣非赵公廉莫属。皇帝腐化任性,可不傻,赵公廉不如此能干,也不可能二十几岁,皇帝就敢放手让他成为大宋史无前例的年轻封疆大吏,而且是事关国家安危的边关大吏。

关键是,满朝文武,治国才华征战沙场的勇武神马的,都是不在其位,不能考核,所以平时可以任性说大话吹吹。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

都理解,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吹吹,满足一下虚荣心,引人注意,争取获得升官重用好处的常用官场伎俩罢了,自家明白自家本事,玩真的就算调一文一武所谓的能臣共同治理镇守清州,结果不玩砸了,也肯定比不过赵公廉,逞强去接这活,满足了皇帝一时心意,讨了皇帝欢心,却丢人甚至丢命在后头。这事傻子才干。

赵佶大失所望,怒哼一声。

有个家伙看大伙儿表现太丢脸,想挽回点面子,顺便出主意讨皇帝欢心,居然提出西军中那谁谁谁。比如说杨沂中,宋高宗赐名为杨存中,南宋名将,祖父杨宗闵,曾任永兴军路总管,与唐重一同守卫永兴,金军攻陷城池,迎敌战死。父亲杨震,麟州建宁寨,金军来攻也死于难,通秦桧,能打仗,会做官,实际是宋高宗赵构最宠信的大将,混到枢密使,是害死岳飞的军方最主要员也是年轻有为,比赵公廉更擅长军事,也通治政,可担重任。话一出口,惹来皇帝更加鄙视恼怒。群臣也集体想对那人呸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