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贞观俗人> 第356章 统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6章 统万(3 / 4)

秦琅当着老爷子的面,发了通牢骚。

他总觉得李世民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他在前方打了胜仗,那么李世民应当趁势跟进,设五都督府就是不错的,可后面干嘛还要画蛇添足呢?

秦琼饮完奶茶,指着城里的许多蕃人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临时制宜,略依其俗,防其大过,忍其小过。以夷治夷,这是治边传统,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你看看这朔方城,这已经是在长城脚下了,但是这里蕃汉混杂,甚至杂胡比汉人多的多,如果朝廷直接采用内地的那一套制度,治理这边地,是不合时宜的,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秦琅并不赞成老爷子这种想法,先让边地蛮夷们臣服,将之纳入体系是没错,可也不能留下重重隐患啊。

在这里,秦琅与李世民秦琼他们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在于何为边。

或许在李世民等看来,长城以外,就算是边了。

对于长城以外的地方,就可以以夷治治,让夷人自治了,可秦琅不这么认为,他始终认为,虽然说长城线,其实极度贴合适合农耕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线,长城以北地区,确实降雨量不足,不太适合农耕,更适合游牧。

可这也不绝对。

如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区,那就是比较好的可耕地区。

再比如代北的马邑云中等地,其实也可以农耕的,做为边地,他们不可能有中原那样密度的农业,所以半耕半牧,完全可以让中原王朝在边境立足发展。

这半干旱地区的边境区域,其实守住了是占据了极强的战略优势的。

这就好比每一个兵法家都知道,守江必守淮一样,想划江而治,前提就是得控制淮南,若是能再控制淮北就更加安全了,如果能够控制长江中上游的荆襄地区,那半壁江南就可无忧。

如果再能控制上游的巴蜀之地,则就拥有以南统北的基础。

河套、代北这些地方,对于中原朝廷的重要性,不晋于陇右和河西,这是战略高地啊,坐拥这些地方,进可将草原政权驱赶到漠北,以大漠为缓冲区。退的话,也可据阴山一线防守,进一步避免胡人对中原重要的关中、河东、河北这些地地的冲击袭扰。

打仗的时候,守城的人都知道不能退守城中死守,得守住外围的据点,这样才能可攻可守。

要划羁縻州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得划到狼山、阴山、燕山以北去。

可事实却让秦琅很恼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