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四章 番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番麦(2 / 2)

杨继盛说道:“什么好处?”

周梦臣说道:“玉米长得高。”

杨继盛先没有什么感觉,他细细想了什么。豁然大悟,说道:“不错,这是一个极大的好处。”

小麦与粟米到了成熟的时候,也不过是齐膝而已,最多高更高一点。也高不了多少了。根本做不到阻碍视线,影响行动的作用。但是玉米就不一样了。诚然这个时代玉米与后世的玉米相差很大,不管是从植株的高度与产量来说,都是如此。

但是周梦臣问过了,这玉米成熟的时候,最少有一人高。

人藏在玉米地之中,一时间很难找不出来的。

这个优点,在别的地方,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边境,却是一个极大的好处。只要闭上眼睛想想。当鞑子骑马在麦田之中行军的时候,与鞑子骑兵在玉米田中行军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状况。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特别是麦子在收的时候,是用镰刀齐根给割了。而玉米自然也可以砍倒,也可以将玉米杆留在地里。

这就形成一道人造的阻碍。

当然了,这阻碍对骑兵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整个大同除却几条道路之外,所有的土地都是这样了。足够给百姓更多隐藏的地方,给明军更多的伏击空间。

这是抗日战争中青纱帐给周梦臣的灵感。

或许,不仅仅玉米才长得高,高粱也是可以的。但是高粱的产量太低了。而今已经退出主粮范围之中。与玉米的产量是万万不能相比的。

当然了,周梦臣这样做,不仅仅是这一个目的。

周梦臣想要推广玉米。

玉米与番薯,还有土豆这些高产粮食的输入,给清朝续了一条命。周梦臣早存了推广的意思。只是他准备去了江南,再派人去寻摸高产植物,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玉米而今居然已经在大明西北种植了。

他一直以为玉米是从海外传来了,而今看来,似乎很有可能是从西域传过来的。

当然了,也有可能这两条渠道都有。

不过,这不重要。毕竟玉米到底怎么来到中国,让历史学家去思考。周梦臣既然知道了,他就想办法推广。也是给大明王朝续命。只是怎么推广,却是有技巧的。

如果周梦臣说番麦高产,请推广的。

朝野上下定然有一群反对之声。

比如五谷早已确定,不可动摇,否则就有违圣人经义。什么番麦的产量不行。或许在一处行,在一处又不行了。种种问题都扑面而来。

毕竟粮食生产在大明再重要不过了。

几乎是国之根本。怎么能轻易改易。

但是而今周梦臣这个说法却不一样了。当然了在长城内外形成一道,玉米种植带,作为防御骑兵的屏障,也是他的目的。玉米只要大量种植了。将来只要有人在这上面得到了好处。就会积极主动的推广开来。中国的老百姓再务实不过了。

这样就免去很多争吵,效率也提高不少。

杨继盛说道:“周兄,你要我做什么?”

周梦传说道:“杨兄,我别无他意,只是想请你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通报朝廷,将番麦列入正粮之中。第二就是在大同之外的地方推广番麦。”

“这-----”杨继盛说道:“我可以试一试,你不要报太大的希望。可以与你连本上奏。也可以在徐阁老面前为你分说。只是估计成不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