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躲避不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躲避不开(2 / 3)

气氛陡然有些冷场,朱标脸色尴尬之色一闪而逝,拿着筷子不知道该继续接冯胜的话,还是假装没有听到自顾自的吃菜。

而傅友德就完全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自顾自的在咀嚼着嘴里的羊肉。

朱棡脸上的意外之色甚浓,把玩着手指间的酒杯,也不喝酒,就这么拿眼睛不断的在朱标和冯胜之间来回巡视。

韩度见状,连忙插话道:“晋王殿下,臣有一疑惑,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知道不该问就别问......朱棡对韩度是满肚子的不满,可是在这种场合他又不可能随意发泄出来。

反而要陪着一张笑脸,抬手朝韩度示意,“你想问什么,只管问,本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韩度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至于要问朱棡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不过做戏做全套,韩度还是一脸感激的朝朱棡说道:“那臣就多谢王爷了。”

顿了顿,韩度继续问道:“臣进入太原的时候,发现巡逻严密,而且众人都是一副神色紧张的样子,是北方草原又出了什么问题了吗?”

朱棡见韩度的问题,还真不是可以随口敷衍过去的,只好点点头道:“不错,本王得到消息,北方蒙元似乎有些异动。”

被朱棡这么回答一下,连朱标都坐不住了,连忙放下筷子问道:“怎么回事?”

韩度也适时问道:“北元自从皇庭被击破了,应该一盘散沙才对,怎么这才几年就又开始蠢蠢欲动?”

北元曾经的皇帝,天元帝......现在被老朱封为了安乐王,都还待在京城呢。老朱没事的似乎,最喜欢找安乐王聊天,每次看到安乐王在他面前战战兢兢的样子,老朱的虚荣心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朱棡猛然灌了自己一杯酒,还没有说话。

一旁的冯胜便出声解释:“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这北元的确是覆灭了。但是北元覆灭,却不代表着草原上的蒙元人也死光了。”

“正是。”朱棡看了冯胜一眼,随后望向朱标说道:“其实草原上的蒙元人并不只是北元,西面有瓦剌部,东面有鞑靼部。北元还在的时候,这两部人马都依附于北元。所以整个草原上的蒙元人,其实是北元、瓦剌、鞑靼三部合起来的。”

“现在北元没了,但是瓦剌合鞑靼却还在。而且加上这几年,因为北元破灭的缘故,朝廷减轻了对草原的清剿,据说这两部已经飞快的发展起来,逐渐构成对大明的威胁了。”

韩度听了之后,缓缓吐出一口气。对于朱棡的话,没有怀疑。

就自己所知道的,草原几乎就是赤果果的丛林法则,依附于强者是蒙元人的本能。当初蓝玉只是把北元皇庭的人一网打尽,对于普通蒙元人的杀伤并不大。

这些蒙元人在失去了北元之后,非常有可能会选择投靠瓦剌和鞑靼部。如此一来,就会让瓦剌和鞑靼部的实力飞速增长。

这就是游牧文明最令中原王朝头疼的一点,除非是将所有人蒙元人全部消灭。要不然,即便是消灭了一个最强大的势力,在这些溃败的蒙元人的抱团取暖之下,其他不起眼的部族又会以飞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再次成为大明的威胁。

除非可以像汉武帝打匈奴那样,彻底将他们给赶到西边去。这样也不能够彻底断绝草原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因为只要草原还在一天,就有人会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生存发展起来。

要想彻底除去草原的威胁,除非将这些人彻底赶走,并且想办法占据草原的土地。

可是这想着简单,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正千百年以来,也就是只有汉武帝做到过第一步,至于第二步能不能做到,谁也不知道。

当然,还有第二个办法,那就是老朱现在也在做的,就是让蒙元人归附、归化。

这事李世民也做过,而且效果还不错。不仅代价很低,而且也的确是保证了大唐边关百多年的安宁。可是等到大唐内乱之后,草原部族又再次反叛。

“孤没有想到,草原的蒙元人竟然会是这样。”朱标感叹了一声,随后便问道:“三弟一向足智多谋,这种情况大明该怎么办?”

朱棡毫不犹豫的说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趁着他们还没有真正壮大起来,再次清剿他们。”

一提到又要征战,朱标的眉头就禁不住皱起。大明百姓现在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啊,尤其是朱标在去过西安之后,这种感受越加的深沉。

出征可是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几十万大军在草原上奔赴千里,先不说是输是赢,光是花费的粮草军械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从朱标的本心而论,他并不想出兵征伐草原。

“这瓦剌和鞑靼如今在哪里?”

朱棡见朱标问起,以为他也同意征伐,顿时来了精神,立刻回道:“在草原深处,要不然他们也躲不开咱们的大军清剿。”

“草原深处?那咱们岂不是很难深入?”朱标闻言一愣。

“这......想要清剿瓦剌和鞑靼当然不容易,不过咱们也不能放任他们不管吧?”朱棡回过神来,领悟到皇兄好些并不支持,只好和他讲道理。

朱标点点头,在三弟眼神灼灼之下,他只好说道:“当然不能不管,不过事关重大。孤还是建议三弟最好是尽量收集一下这两部现在准确的消息,上个奏折请父皇过目一下。”

“皇兄此言有理。”朱棡听到皇兄都这样说了,他也只好顺水推舟。

......

在朱棡一再的挽留下,朱标一共在太原待了足足有二十日。

可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不管朱棡和朱标两人如何不舍,朱标离开的日子总是会到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