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九百三十九章 治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百三十九章 治理(2 / 4)

“兴修道路,因地制宜。”朱梓没有丝毫犹豫,淡淡的笑着回道。

朱梓的回答让老朱感到大为惊讶,不是因为他回答的内容,而是因为他说话时候的姿态。

以往的朱梓行为乖张,没少被老朱教训。因此,在面对老朱的时候,总是畏畏缩缩,生怕被教训。

前怕狼后怕虎的样子,让老朱对这个儿子极为看不过眼。想他朱元璋即便是沦落到做乞丐,也从来没有怕过什么。

而往往朱梓刚刚被收拾了之后,根本就不长记性,转眼就发泄到宫女宦官身上。这样的行为在老朱看来,就是完全阴毒的小人行径。

事情可以靠着阴谋诡计来解决,这并没有问题。但是你做人万万不可阴毒,做人必须要堂堂正正,否则难成大事。

很多人做事都不够敞亮,即便是合伙人,也要在这里、那里的防着备着。但是他就没有想过,既然他都如此聪明,难道的他的合伙人就是傻子?他每一次的遮掩和防范都被别人一清二楚的看在眼里,一次别人不说,接二连三之后,两人早晚会分道扬镳。

但是现在,朱梓面对老朱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对答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老朱神色恍惚了一下,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以往哪个一见到自己就唯唯诺诺的儿子,而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士子。

如此变化,让老朱心里完全被惊喜充斥,好在他强行镇定,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的点头,继续问道:“你为朝廷治理一方,不应该先保证百姓的有粮食吃吗?为什么不兴修水利,而是要先修道路?”

说罢,老朱视线移到韩度身上,显然是明白这种先修道路的理念,是从哪里来的。

朱梓好似心里早就有了腹稿,成竹在胸的说道:“让百姓吃饱穿暖,也不一定就非要种粮食。比如说可以种棉花,现在一亩地的棉花,收益是种粮食的五倍。如果当地的条件合适的话,儿臣会让百姓种棉花,而不是粮食。至于为什么要先修道路......只有将道路疏通了,才会方便百姓往来,才能够将县里的棉花顺利运出去,才能够将外面的粮食运进来。一个地方与外面的交流越容易、越多,那这个地方就会越容易发展起来,百姓也就越容易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

若是儿臣治理一县,不仅想让百姓吃饱穿暖,更是想让他们富裕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