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历代王朝更迭> 第118章进退维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进退维谷(2 / 2)

皇权过渡时期,乖巧的过继孙子任由王太后体验掌权人的滋味。直到四月八日刘欣才宣布登基。时年十九岁的刘欣就这样坐上了高高在上的皇位,不过皇帝的位置对于他而言并不意味着无限风光。按汉朝规矩,刘欣一旦过继给刘骜当儿子,就要和他的生身父母脱离关系。然而,刘欣的生祖母傅昭仪极富手段。她不仅养大了刘欣,还贿赂长安贵人如赵氏姐妹等,帮助刘欣取得太子之位。可以说,刘欣与傅昭仪的关系,就像李密与他祖母的关系:没有傅昭仪,就没有当上皇帝的刘欣。

刘欣登基称帝,也将他定陶的老家一起搬来。十九岁的刘欣光是与王太后家族搞好关系已经非常艰难,再加上两大家族相斗,他注定左右为难。活着就是痛苦,生命的负担太沉重了,他举步维艰。

刘欣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他封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封美人赵飞燕为皇太后,封他的准妻子、祖母傅昭仪堂弟的女儿为傅皇后。刘欣娶傅皇后,全是傅昭仪安排的,这个事实就证明傅昭仪很有心计,非常厉害。

选立太子之时,朝中上下所有人都觉着刘欣更适合,因为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收了傅昭仪的贿赂。刘欣当上皇帝后,王太皇太后突然发现刘欣的外戚势力很大,仅傅昭仪就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王政君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自居,不屑于跟傅昭仪较劲。然而,傅昭仪看见孙子刘欣坐稳皇位后,不免想一偿所愿,飞上枝头当凤凰。

傅昭仪的身份低,她无法一飞冲天。不过她认定了这样的目标,全然不顾这样做的后果。掌权的滋味人人想尝试,英布曾经也想尝当皇帝的滋味,最后只落得身首异处。

论玩心计,王政君不是傅昭仪的对手,傅昭仪最会利用人类的感情欺骗对手的理智。刘欣被立为太子后,刘骜拒绝傅昭仪和丁姬前往看望刘欣。刘骜觉得时间最是无情,不见的日子久了感情自会生疏。刘骜不愧是风流致死的高人,懂得日久生情。王太后深怀慈爱之心,允许傅昭仪和丁姬每十天看望一次刘欣。亲情不比爱情,他们相见得如此频繁,其中必有阴谋。

女人都有一点注重名号,不像男人看重实际,傅昭仪更是爱封号爱到狂。然而就是这名号使得傅昭仪、丁姬和刘欣在阴曹地府相聚。傅昭仪和丁姬天天缠住刘欣,就像刘欣小时缠住傅昭仪一样,天天问刘欣,她俩应该住哪里。应该住哪里,这是一语双关句,暗含着对她俩名号的期盼。

生祖母如此相问,刘欣心中一酸,马上招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开会,商议安排傅昭仪和丁姬的住处。刘欣招人开会,却没招大司马王莽。这就说明傅丁二人多么让他难为情。招朝廷要员开会,大司马王莽不到,这是一个多么畸形的会议。刘欣这个皇帝注定一辈子在两个家族的夹缝中生长。

在说傅昭仪和丁姬名号册立之事,不得不提一个人——何武。何武是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人,他知道大汉的丞相一代不如一代,上书奏请刘骜恢复古代三公制度。刘骜不懂改革,想都不想就下旨通过。如果贾谊生在刘骜的时代,他就不会郁闷而死。

古代三公指:丞相、大司马、大司空。大司马对应太尉,大司空对应御史大夫,丞相还是丞相。何武上书改革,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只不过换了一下名字而已。与贾谊相比,何武就是欺世盗名之辈。也因此何武被提拔做了官。

开会的时候,孔光发现大司马缺席了,他立刻嗅到其中的火药味。当初朝臣全都同意选立刘欣为太子,孔光力排众议,拒绝选择刘欣。孔光觉得,选立刘欣,无疑是引狼入室,因为傅昭仪生性如狼,诡计多端。孔光以周勃迎立刘恒为例,主张迎立一位外戚势力单弱的皇帝。众人皆醉,孔光的声音听起来又单调又好笑,选立刘欣为太子的大潮不可阻挡。刘欣称帝后,孔光害怕傅昭仪发展一支傅氏外戚,与王政君的王氏外戚分庭抗礼,最终会卷入派系之争的旋涡。孔光知道,现在是自己再一次站出来的时候。他遗传了祖上孔子的正直之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害怕天空出现两个太阳,孔光极力阻止第二个太阳的升起。傅昭仪这个太阳就要升起了,孔光不能将她灭掉,只能将她转化为月亮。孔光提议另造宫殿给傅丁二人居住,他想隔断傅丁二人与刘欣的联系,让她们不能干政。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即使不会政治,也懂心计。孔光话刚出口,谁都知道他打什么主意。刘欣面有难色,因为他害怕傅丁二人责怪。谁都知道如果傅丁二人不想跟他住在一起,根本不会向刘欣开口。她们开口,自然是希望跟刘欣住在一起。刘欣明白孔光的心意,就是不敢点头。

假改革家何武见刘欣脸有难色,提议让傅丁二人住在北宫。北宫是个好地方,不仅紧挨未央宫,还有直通未央宫的紫房复道。历史对傅太后真的很好,居然为她留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宫殿。遇此大好消息,傅丁二人火速搬往北宫,以逃避战乱的速度住进北宫。

北宫,傅太后来了;王政君,傅昭仪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