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麒麟儿> 191、第 19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1、第 191 章(1 / 2)

石头城下,长江水依旧滔滔不绝。和往常一样,货船甚多,其中有许多要贩入建邺的货物,有最基本的米粮绢帛,也有南北都堪称宝物的宝货。而除了货之外,还有北方流离而来的人!

遇上大批进人,能数日输人数万!当然,这样规模的输入人口,那都是有组织的,并不会在建邺外停留,很快会按照事先计划的分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样输入人口的事儿早就被叫停了!毕竟行都在此,谁也不想提心吊胆。

一般情况下,每日平均大概有两三百人过来。看着人数并不算少,但要知道这只是建邺一处而已,北人南来的落脚点可不止建邺。这样情况算总数,一年下来也有不少人呢!特别是如今南方丁口也不多的样子,就越显得多了。

两三百人虽然不少,但如果遇上一个北方大族举家南迁,那连家人带奴仆的,轻轻松松就能上百——这还是因为在北方已经遣散了许多不那么重要的仆人,且不是全族南迁,只是‘举家’南迁而已!

这个时候的家族是真的很夸张的,一个家族在一个地区繁衍,数代之后可以全县两三成人口,甚至一半人口都一个姓氏!这个时候又还不太流行为了富贵连祖宗姓氏都不要,去改姓(并不是大家觉悟高,而是这时的姓氏‘贵重’,这方面管理严格),可以想见大家族人口有多少了!

而这也可以一窥某种‘残酷’,不同于后世的一夫一妻制,保证了相对弱势的男子也可以娶到妻子,传递血脉。在古代,除开极少数贵族女子,大多数女子几乎等同于财产,完全是某些男子的‘独享’。

一个家族强势崛起之后势必会占据本地更多的资源给自家,由此导致这个家族的普通族人也较外姓人更有优势,这样的优势是会实实在在体现在血脉传承上的。数代繁衍下来,本地这个姓氏的人口越来越具有优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人本质上就是动物,总是会在生存、繁衍这一类事上体现出动物最本真的样子。

今日石头城码头前正准备下船的卫氏一家就属于前面所说的典型人家,出身于河东卫氏,也算是世家大族。此次来的是族中六房一支,也是河东卫氏的显支,只是排行老幺,存在感稍低而已。

河东一地属于三河地区,自不必多提古时有多繁华,是标准的‘中原’之地。然而此时却是越繁华的地方越倒霉,有心问鼎天下的枭雄要争这些地方,一些只打算快活一时是一时的鼠辈也喜欢在这些地方‘打秋风’。这种情况下,河东如何能安宁?

河东地区处在汉赵的统治下,之前还勉强能得平静。但如今汉赵内部又在争权夺利,出了金察这个赵王要‘分家’,大家一般呼之‘金赵’,打的猪脑子都快出来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原本还能勉强据寨堡自保的大族也越发吃力起来。

今年年初,河东卫氏又接连二房、三房折了进去。二房原本在汉赵朝廷做官,结果因为‘应对失仪’就被汉赵皇帝杀了全家!三房则是因为在保护寨堡的战斗中与军阀(或者说就是大群匪徒)作战,男丁死绝!

眼看着情形越来越坏,这才安排了六房南下。怕的是北方再乱下去,河东卫氏有覆灭的危机!

河东卫氏六房来到,来接他们的人不多,只有韦训、韦瑾父子等人。

河东卫氏祖上也曾经阔过,但如今已经有些没落,原本一个二等势族,现在快要二等都站不住,落到三等去了!这和如今河东卫氏人才断档,两三代都没有能支撑门户的子弟有关。

本来年轻一辈有个卫玠十分出色,少年时就有才名,人物风貌更是好的不得了。就算未来不做官,做个海内闻名的名士也十分容易。但‘慧极必夭’这一诅咒发动了起来,几年前见天下大乱,卫玠整日愁苦烦闷,加上从小就身体不好,竟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了!

卫玠这一辈中,只他出众,其余都是些普通子弟,卫氏就更颓唐了!

这样的门第,久不在最上层混,纵使有一些亲友故旧,那也是不多的!正如老话所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家大族一般不会表现的特别势利,但在这方面的道理是一样的,

至于为何韦训、韦瑾父子会来接人,这是因为六房的当家主母正是韦训的堂妹!而追溯这亲事的起源,则是韦氏几个子弟去卫氏学书法,一来二去这才有了结亲的机会——河东卫氏子弟虽然有些今不如昔,但书法是祖传的手艺,一直是出了名的好呢!

两家关系在如今来说不能以一般来论,所以韦训、韦瑾父子来接人了!不只是接人,之后卫氏六房在建邺安家,他们能帮的也要帮!

不过这种事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势族内部几乎都是如此。今日要是狼狈外迁的是韦氏,去到卫氏的地盘,卫氏也是要尽力帮忙的。这既是因为两家关系亲近,也是因为势族之间的某种‘默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