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时代之巅> 第1145章 不谈情怀谈利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5章 不谈情怀谈利益(3 / 4)

校领导也是有级别的,想要步步高升,得有成绩才行。同样的钱,投到计算机、通讯、建筑等领域更有效果,投到芯片、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拿不到成绩……结果就是马太效应。

庆幸的是国家和校方都深刻地认识到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意义。

有紫微星进来推动,自然要高高兴兴地配合。

在这个集成电路中心的资金来源方面,紫微星有过要求,要求紫微星和政府、校方是1:1:1的出资比例。

也就是说,紫微星出5亿,政府也必须出5亿,校方也要跟进5亿。

三方共同出资,把这件事推动起来。

这个方案谈成了。

紫微星还要求,要拥有这三笔资金的最终批复权,结果就被学校拒绝了。这个集成电路中心挂着紫微星的名,却是学校的资产,要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

后来,紫微星退而求其次,要求拥有自己出资的那5亿经费的审批权和监督权。剩下那10亿元,由校方来管理。

这个方案得到了通过。

校方也是体制,跟体制的合作一定要万分小心才行。

这也是华为的奋斗史令人动容的原因。

国外的科技企业,可以跟高校合作,给钱资助他们做研究,研究成果共享。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等等跟公司业务没有直接关联的专家,公司不需要聘请,直接跟高校的教授合作就行,省钱省事。

可国内就不行了,首先是高校里的科研力量不够强,再就是学术研究的种种弊病太多了。华为想搞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就离不开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等一大批跟自身主业没有直接关联的科学家。忌惮着跟国内高校合作,那就只能自己花大价钱养着了。

搜狐大厦背靠着清华。

这个资源如果不用的话,真是太浪费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数量,肯定不如大学那么多。这个紫微星-清华集成电路中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都进入紫微星,会供养给国内整个芯片产业。

这里是首都,是五道口的清华科技园。

一旦发生分歧了,紫微星这边几分钟就能上门跟清华理论了,甚至可以通到更高层。华为就没有紫微星这样的地利人和的优势了。

这个集成电路中心的紫微星一方的负责人,就是梁静。

这次,她是过来汇报调研结果的。

周不器先开口了,“你不是去南边了吗?”

梁静道:“嗯,我跟李学令见了一面,简单地说了helo和yy合作的事。听说刘任出事,就回来了。”

周不器摆摆手,避开这茬,“说说吧,研究中心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