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木匠王爷> 第32章 马殷高郁议对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马殷高郁议对策(3 / 3)

在入朝之前,高季兴已经和司空薰推测过李存勖可能的问话,以便高季兴从容应对。关于这点,司空薰认为应该挑动李存勖去攻打蜀国,蜀地天险重重,多的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要隘。让唐军和蜀军在丛山峻岭中大干一场。唐军胜了,荆南可以趁机西进,也抢点地盘。蜀军胜了,那唐军必定损失惨重,也无力来打荆南。

因此高季兴答道:“江南的情况我略知一二,那里地方狭小,民众穷困。就算陛下打下来,对国家也没什么大收益,得不偿失。不如先攻蜀国,蜀地是有名的天府之国。那里地富民饶,物产丰富,得到了可获大利。蜀主王衍昏庸无道,国内民怨沸腾,大军一至,必能得手。灭蜀之后,大军再顺长江而下,取吴易如反掌。”听了高季兴的话,李存勖大喜不已,用手轻轻拍了拍高季兴的脊背,以示亲密无间。

这个时候,高季兴对李存勖无比尊敬,李存勖对高季兴也宠爱有加,关系似乎十分融洽。但高季兴越来越感到难受,因为他带来的钱快用完了。李存勖身边那些宦官、伶人的贪欲又是无限的。李存勖虽然对自己亲厚,却一直闭口不提什么时候让自己回江陵,这让高季兴觉得不踏实。高季兴开始有点儿后悔了自己入朝的决定。

不久后,发生了李继韬父子三人被杀死在天津桥的事,这更让高季兴深感震惊。在李继韬被斩首的前几天,李存勖对李继韬也非常好。高季兴暗想这个年轻皇帝远比自己想像中的可怕,谁也不知道他何时翻脸,洛阳非吾久居之地,必须得使尽一切办法,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几天后,李存勖与郭崇韬在一起议事,说起了高季兴。李存勖对郭崇表示不打算放高季兴回去,郭崇韬提出异议,说道:“我们刚刚才灭掉伪梁,夺取了天下。但是人心尚未完全安定,各地的诸侯仍多猜疑。如今各诸侯相继入贡,来京的不过是他们的子弟或部下,只有高季兴一个是亲自入朝晋见。对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重重褒奖,好鼓励还在观望的诸侯们归顺大唐。如果我们不但不表彰他,反而将他扣留下来,天下的诸侯会认为我们心胸狭隘,不讲信用,断绝了主动归附的念头。这个计策不是什么好计。”

李存勖听了郭崇韬的建议,才决定礼送高季兴回江陵。高季兴得到门命令,不敢有一刻停顿,立即带着他的三百卫士纵马南奔。高季兴兼程而行,很快到了许州附近。这时高季兴才松了一口气,对左右说道:“这趟出行犯了两个错误。我来见他,是第一个错误,他把我放回去,是第二个错误!”

高季兴一行到达许州时,和高季兴有仇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孔勍,将他接进城,设宴款待。高季兴不得已赴宴,但内心深感不安。当天深夜,高季兴与随从悄悄地溜出驿馆,砍开城门,逃出许州,向南狂奔。高季兴离开洛阳后不久,李存勖就有些后悔了,便派人去追赶高季兴。但是来晚了一步,等他们追到许州,高季兴早已出城。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继韬被杀后的十几天,高季兴回到江陵。高季兴见到前来迎接的梁震,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道:“我没有听你的话,差点儿就回不来了。”

接着高季兴又对江陵的众文武,诉说了他所见到的李存勖。高季兴说道:“主上历经百战,好不容易夺取了河南。刚取得成功,便骄傲自大,伸出手来,对为他出生入死的众将说道:‘我就是用这十个手指,取得了天下!’如此沾沾自喜,漠视其他将士们的功绩,岂能不让将士们寒心?而且我在京城的这些天,他不是忙于打猎,就是忙于听戏,陶醉于声色犬马之中。政事多废,如何能够长久?要早知他是这样的人,我就不用过于担心。”

高季兴回来之后,积极修缮城池,加筑江陵的西罗城,屯积了大批军粮。同时乘着梁国灭亡、梁军被裁撤解散的机会,他大量招募原梁军的士卒,使得荆南的军力在短期内大大扩充,增强了高季兴的本钱。

李存勖见吴国没有主动派人前来觐见,便派遣使者去扬州,把灭梁的事去告诉了吴国。徐温得到消息之后,责怪严可求说道:“你以前阻止我的计策,现在怎么办?”严可求边笑边说道:“听说唐主刚刚取得中原地区,意满骄傲。他在使用下面人时,根本没有法度。不出数年,内部将会产生变乱。我对他们说话时,恭敬谦虚些,送上丰厚的礼物,守卫好我们的国境,使百姓得到安宁,以此来等待他们发生内乱。”

唐使来到吴国,说是唐帝下的诏书,吴国不肯接受。后来李存勖改变书信规格,用平等的口气,写道:“大唐皇帝致书于吴国主”。吴国这才回信,并称“大吴国主上大唐皇帝”。

徐温这才派遣司农卿洛阳人卢苹出使洛阳。严可求预料到李存勖要问卢苹些什么,便教卢苹怎样回答。卢苹来到,果然都如严可求所料。卢苹回去之后,告诉徐温和严可求:李存勖整天游玩打猎,又吝啬财产,拒绝劝谏,内外都怨恨他。徐温这才放下心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