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葬元> 第905、906节 洪武四年的最后一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5、906节 洪武四年的最后一天(3 / 5)

李洛道:“这木能固水。树木丰茂,则雨水充沛。植树造林,实在是利国利民之大业。我大唐环卫寺,就是负责这环境生态,令大唐山林水泽,永葆自然生机,这是自然之天道。”

林必举道:“陛下,植树八千万株,这树苗容易,从各处大山上挖就是了。可栽种在哪里呢?”

一千万株树苗啊,这一旦种下去,数十年后要繁衍多大的树林?怎么能不慎重?

李洛道:“就重在黄河河边,淮河河边,水库周围,沟渠两边。另外,耕地不得侵占林地,河南等地,开发已久,不可在开荒。擅自开荒耕种者,按律论罪。”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像豫州徐州等开发早的地区,不许再开荒,不许再增加耕地。

过度开发的恶果屡见不鲜。可是历代朝廷一直在鼓励开荒,却没有禁止再开荒的。

李洛要是再在中原鼓励开荒,那就是白痴了。中原根本不缺耕地,缺的反而是人口,开的哪门子荒?不退耕还林就不错了。

大唐如今占了那么多土地,其中还有好几个后世著名的产粮重地,已经不缺耕地了。

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北天竺都在大唐控制之下,还怕没有耕地?

大唐需要的是可持续性的治理。一旦北方生态好转,那么就不会像后世那样积重难返,被沙尘暴肆虐了。

既然要开创千古未有的大唐盛世,那大唐江山一定要拥有绿水青山,尤其是中原地带,更要像个中原老大哥的样子。

“另外,再征调五十万人,治理黄河,务必使黄河下游故道再无夺淮之危。”

“任命都水监任仁发为正三品黄河治理大臣,会同水利官员组建黄河治理衙门,全权负责治黄大事。”

李洛一张口,又是五十万人修理黄河。

如此一来,几个大工程就消化了两三百万劳力。赈济粮,就不白吃了。

当然,这么干就不能让流民喝粥了,而是要吃干饭,粮食的消耗会更大。

“渔业司增派渔船,多多打鱼,补充劳力口粮肉食。明年的捕鱼量,必须要达到两百万石。”

这几年,渔业司的捕鱼规模越来越大,可也就是一百万石出头,大部分是军队消化了。

如今,整个亚洲最好的渔场,都在大唐手中,海中的鱼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因为受限于官营捕鱼船队的人手、船只数量、加工规模,捕鱼量并不大。

“陛下。”司渔使出列,“倘若陛下拨款一百万,用以建造十个加工海鱼的大鱼厂,那么渔业司明年,可产海鱼三百万石以上。”

“三百万石…算鲸鱼么?”李洛问。

司渔使回道:“回陛下话,不算鲸鱼。倘若算上鲸鱼,那起码要增加三万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