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挟天子(1 / 3)

五年过去,天下局势已然大变。

梁国还是那个占据着中原最精华区域的诸侯,却并不再是大家眼里最强大的那一位。

晋国取而代之,整整五年征伐,打遍了周遭一切敌人,最终饮马黄河,目的不言而喻。

李存勖,这个放在当今所有诸侯之中都称得上年轻的后生,硬是靠双手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同样是二代,众人对他的评价与朱友珪差不多是两个极端。

虽然没人这么说,但估计不少诸侯王心里都曾闪过一句话:生子当如李存勖。

最起码杨行密肯定是这样想过的。

自从处理掉徐温之后,杨行密就开始密切关注自己的几个儿子,想要培养出一个能接过自己位置的优秀继承人来。

要不然自己麾下大将那么多,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人造反?

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忠心与良心上,不如让自己的继任者拥有压服一切造反派的实力!

毕竟在那之前,徐温可是他最信任的属下之一。

但问题在于,他挑来挑去,最后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的几个儿子好像真的都没什么才能。

一个人没有才能原不是问题,这世间本来就是碌碌者众,出类拔萃者少。可一个诸侯国的继承人没有才能,问题就大了。

被臣子架空算是最好的结果,万一臣子多那么一点点野心,比如像徐温那样的,身死族灭就在旦夕之间。

除非能有一位诸葛丞相从旁扶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周公和诸葛亮这么两位堪称完美的托孤之臣。

若非如此,杨行密也不可能答应不良帅的条件,将整个吴国送给李星云作为根基,只求子嗣后代能享受高爵,与国同休。

不过就算是袁天罡也不能让杨行密完全信任,除此之外,他还将一名幼孙送入天师府,拜了张玄陵为师。并且在拜师之前反复询问了天师府的嫁娶规则,一副生怕绝了嗣的模样。

安排完了这件事之后,杨行密的精神头一下子就垮了。

他这几年本就是依靠珍稀药石与张玄陵醇厚的道门内力勉强续命的,结果接连遭受打击。到最后,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基业也要拱手送人。他虽然答应得还算痛快,但心里失落、憋屈是一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