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122章 给《当代》怎么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给《当代》怎么样?(2 / 3)

“我估计他也有相中的房子了。”

杜峰的话赢得了林朝阳的认可,华侨公寓的地理位置在西三环,林福贵要买房子必然是奔着东城、西城的四合院去的。

他要的是未来的投资潜力,核心地段的房子就那么多,碰上一个合心意的更不容易,迫切性当然比他们夫妻俩要买个改善住房来的强烈。

林朝阳其实也想像林福贵这样囤点四合院,不过现阶段嘛,还是以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为主,等以后有了闲钱再投资也不迟。

林福贵提出分期付款这个条件,说不定就是想先拿到一部分钱买到心仪的房子。

“你跟他说,我们现在也很犹豫,担心买了房子钱还不上。”

杜峰点点头,“明白了,先吊着他。”

一晃一月已经过了大半,这些天林朝阳又陆续收到了两份稿费单。

一份是《燕京文艺》发表《天下第一楼》剧本的270块钱稿费,另一份则是《收获》寄来的,是他写的那篇中篇的稿费,李小琳当时承诺按照稿酬新规给他稿费,她没有食言,这次的稿费达到了1210块钱之多。

陶玉书高高兴兴的收下了钱,细细一算,两人的积蓄已经超过了4100块钱。

她把目光投向专注写作的男人身上,眼中闪着期盼的神采。

“大功告成!”

陶玉书愣神的功夫,林朝阳把钢笔一扔,向椅背上一靠,高呼了一声。

“写完了?”

“嗯。”

林朝阳伸了个懒腰,站起了身,陶玉书上前去抓起稿纸,仔细的看去。

林朝阳的这部新陶玉书是从头跟读到尾的,因为她生怕丈夫为了赚钱而写出急于求成的作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不过这么些天时间下来,她对新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这绝不是一部为了圈钱而写的敷衍之作,而是在写一种很新的东西。

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缘起是白话文体的流行,其根基并非出自中国传统文学,而是来自于西方文学。

传统的西方要求临摹自然,如实的反映人生。

作家在作品中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以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的故事情节作为发展的线索,它可能是单线结构,也可能是双线或多线,最后由家把各条线索汇总形成一个结局。

在19世纪后期,这种传统式的开始发生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亨利·詹姆斯等诸多作家开始在叙事角度上推陈出新。

在他们的笔下,不再是自然的摹本,而是独立自主的有机整体,它按照本身的内在规律而发展。

亨利·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本性是无限的,真实也有无数的形式。”

因此他主张作家应退出,让书中人物来充当叙述者。叙述者和他的配角们结合起来,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反映多种形式的真实,这种理论为20世纪西方意识流的发展提供了美学上的依据和创作动机。

意识流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20世纪一二十年代,有大批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恰好那个时候西方的意识流流入日本。

这些人便把对于西方文学和意识流的理解和认知带回了中国。

但在建国之后,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文学,在介绍外国文学方面,以引进古典文学、革命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为主,重点介绍苏联文学和弱小国家的文学,如越南文学、朝鲜文学等。

对属于西方现代派的文学分类十分排斥,到了六十年代以后抨击和批判更加严重,作为现代派文学中的重要流派“意识流文学”自然不能幸免。

直到嗡嗡嗡结束之后,文学界好不容易迎来了春天,意识流这个流派才得以在国内重见天日,刚刚过去的12月份,《外国文艺》上还发表了几篇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意识流。

不过经过前些年的压抑,意识流在国内文坛已经少人问津。

作为中文系学生,关于意识流在中国的发展和流传陶玉书烂熟于心,她之所以会想到这么多东西,就是因为林朝阳这次写的带有强烈的意识流色彩和技法。

陶玉书读过的意识流作品不多,对于这一类作品的判断经验也很有限。

但她知道,意识流创作最基本的技巧就是某个客观事物触发了书中人物的主观联想,释放出一连串意识流程,构成了人物的内心独白,林朝阳新写的这部就带有典型的此类特征。

陶玉书放下,问林朝阳:“你怎么想起写意识流来呢?”

林朝阳当然不能说意识流废话连篇,好骗稿费,他说道:“就是看了不少这一类,想要尝试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