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56章 讲武堂的规划,秦良玉怼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讲武堂的规划,秦良玉怼人(2 / 2)

所谓的卫学就是各地卫所承办的学院,既然是卫所所办,那自然只是教导卫所子弟的学院了,例如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太祖办卫学的初衷是让武将能‘识道理,收敛暴戾之气,而识忠君之体’,

想法是好,但最后走偏了,教授礼、射、书、数4科。

还是以儒学为主,军事知识倒成了辅助。

“朕所说的军校……算了,改成讲武堂吧,听着顺耳一些。

讲武堂下设巡英司,专职从全国各地寻找天赋好的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进入讲武堂接受军事教育,

目的是培养指挥型将领,主要学习兵法、策问、地理、算学等,辅学礼、武等课程。

学习时间初步定为六年,考核合格过后进入卫所担任小旗,三个月考核一次,合格则晋升上一级。”

众人对视一样,解释看出心中的惊讶之色。

也能明白崇祯的想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孩子进入演武堂开始,就接受系统的军事教学,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以后进入军中,这批人叛变的可能性极小,而且都听命皇权,甚至是皇帝。

当这批人在现在的武官选拔体系中占据相当的一部分后,皇帝就再也不用担心军队叛变的事情了。

讲武堂培养出来的人可能不如军中野蛮成长的将领灵活多变,但胜在能批量出来。

而且所学比较系统,稍加磨炼,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指挥型武官,能不能成长为高级将领,成为指挥使,甚至总兵,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了。

“讲武堂,朕是这么打算的,诸位怎么看?”

面对崇祯的反问,众人有些沉默。

彻底掌控兵权,这对文官来说算是一种‘威胁’,可这种事情,他们却没有丝毫反对的理由。

礼部尚书刘宗周沉声道:“陛下,臣认为此事或许不妥,已经有武科了,还有基层选拔、世袭、文官蒙荫四种方式了,再增加讲武堂意义不大。”

不待崇祯回应,忠贞侯秦良玉出声了:“刘大人,本侯觉得你说的有些问题。”

“你们文官的培养方式中,官方的有县学,还有国子监以及翰林院,

民间还有东林书院这种民办的书院培养,我们武官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培养体系呢?”

“忠贞侯,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培养方式虽然多,但只有科举一条路走,

而武官有四条路,再加上演武堂就有五条路了。”

秦良玉听这话瞬间就站了起来:“五条路很多吗?你自己看看有几条路是为平民百姓准备的?

武科需要练武和兵法、策问,你觉得普通百姓有几家能练武还是能搞得定兵法?

武将世袭是他们祖先拿命拼来的,本侯认了。

那文官蒙荫是什么意思?

普通百姓最后也只能进入军武,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拿命奔个前程,

现在多一条给百姓的路有什么不好?

你要是觉得多了,你可以向陛下奏请,将文官蒙荫给取消了。”

刘宗周被秦良玉一番话给怼的胡子乱颤:“你、你……你在质疑太祖的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