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3、长安的种子(2 / 2)

卫宁挥手道:“没什么,回皇医署好好工作,替孤,替大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

“遵旨!”

等淳伯仁离去后,卫宁背着手在长安溜达,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城南随处能看到书院。

每一处书院能都能听到稚童在念三字经,这还是两年前卫宁从朔方送到长安的。

此前太学虽然将其纳为教材,但能接触的人毕竟太少。

如今随处可见的学院,处处都能听到‘人之初,性本善’。

戴德看到院落外的卫宁,笑着走了出来,抱拳道:“臣参见太子殿下。”

戴德现在神清气爽,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老夫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三字经也是两年前殿下传给太学的,佩服佩服!”

当初卫宁主持发展全国教育事业,如今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全国教育初现规模,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童送来入学,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这些微不足道的改变,都是卫宁主持的。

在戴德眼里,这是无量功德,足以载入史册,别人都不知道卫宁对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贡献,戴德再清楚不过。

“殿下,老夫打算今年执教结束,明年就离开长安。”

卫宁笑着道:“夫子意欲何为?”

戴德道:“老夫愿全国各地都如长安一般。”

他打算学习当年的孔子,只是不同的是,戴德去个地方是为了监督发展教育事业。

卫宁道:“好!”

他郑重的给戴德行礼,道:“戴公大义。”

戴德笑道:“殿下无需如此。”

“老夫倒是听闻了山东诸郡洪灾之事,倒是苦了殿下一片赤诚之心了。”

“老夫活了一把年纪了,世事看的也通透了许多,处理李刺史的事,陛下没有做错。”

“殿下不要和陛下置气,他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兖州的安宁,那么多百姓,不是杀了李士懋一人可以平息的。”

“若是兖州百姓出现乱子,国家会更加动荡。”

“你也莫要自责,老夫知晓殿下仁义,但此事也非无奈之举,老夫理解你的苦楚。”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无可奈何,世事皆如此。”

戴德确实活的通透,卫宁忽然发现戴德的政治智慧似乎也不低,若是从政,绝对是一介名臣。

“戴夫子有意为官?”

戴德笑道:“老夫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打算将这一身本事传给小侄,然后就能安然闭眼了。”

“殿下莫要再和陛下置气,父子两人总归有一方要示弱,你父亲做的所有事都为你,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老夫是局外人,看的清楚明白。”

卫宁点头道:“我也知晓,只是心中还有些想不开,倒没有怨恨父亲的意思。”

戴德点头:“那便好。”

卫宁不再打搅戴德教书,拱手回到东宫。

刚回去后,秦子榆便找到卫宁,喜笑颜开的道:“相公,棉花……结果了。”

卫宁愣了一下,随着秦子榆去看了后院栽培的一亩地棉花,看着硕果累累的棉花种子,不由激动万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