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0、以工代赈(2 / 2)

这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却能让他们的好名声流传下去,这定又会吸引更多的百姓前来参与赈灾。

汉武帝听到此处,都忍不住微微睁大眼睛朝卫宁瞥了过去。

赵周等三高官官频频点头,对卫宁提出的建议很是欣赏。

“太子殿下贤,臣认为此策可行。”

六部的部堂自然不会反驳,卫宁已经把治水患的方式掰开揉碎了喂到他们嘴里,就差亲手教他们怎么赈灾了。

汉武帝乜了一眼三省六部的部堂长官,道:“你们是国家肱股之臣,这些东西你们稍稍动动脑子就该想出来。”

“现在却让太子教你们,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群臣抱拳,一脸惭愧的告饶。

汉武帝哼了一声,道:“中书拟旨、门下复核、尚书省下发工部到地方去执行。”

“过程给朕把控好,你工部不要以为现在就没事了,实施过程中会不会遇到问题,你们要不要调整,不需要太子再继续操心这些了吧?”

工部尚书路充国忙不迭抱拳道:“臣不敢。”

等三省六部部堂离去后,汉武帝才语重心长的对卫宁道:“你的这些想法建议都不错,这些日子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卫宁摇摇头道:“我只是随口一提,这不值得骄傲。”

他想了想,对汉武帝道:“国家的百姓依旧穷困潦倒,现在北方已经安定,大汉当大力发展经济。”

汉武帝道:“朕何尝不知,可如何发展呢?”

卫宁反问汉武帝道:“天下土地广袤,可朝廷却只顾眼下之一隅地,何不将江南彻底发展起来,全国经济循环,才能让百姓们的财富逐渐增加。”

北方一直是经济政治中心,统治者们也没没想过发展南方经济,主要原因还是此前的匈奴对北方威胁太大,朝廷不得不耗巨资投入北方诸城镇防止有可能的入侵。

如今匈奴的麻烦解决了,眼光也该朝南方放眼过去了。

汉武帝沉思片刻,问卫宁道:“南方有什么经济值得反馈到北方?”

卫宁道:“商业。”

“手工业,南方土地适合种植桑树,产生的丝绸可以调到北方来贩卖。”

“父皇有没有想过此前为何经济循环不通?”

汉武帝沉思片刻,双目一亮,道:“路!”

卫宁点头道:“是!路!”

“阻止南北方发展的原因就是道路,各地方官道复杂,陆地运输时间冗长,道路长久失修。”

“水路因为水利不修,导致漕运很难运输到北方来。”

“海上更不用说,大汉的船只在海上运行危险重重,建设船只的技术不到位。”

水利不通,船只技术落后,导致南北经济难以贯通,再加上陆地上道路长久失修,朝廷也舍不得花钱在修路上,如此才让经济一直萎靡,北方的经济税收全部补贴到南方……

现在,政策也该调整调整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