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4 慈不掌兵(2 / 2)

只不过,诱饵已经抛了出来,坐等鱼儿上钩,可钓鱼的人却不会出现。

桓熙根本就不想在河东郡打一场反伏击,而是要趁着慕容恪伏击援兵的时候,劫其营寨。

朱序作为鱼饵,其实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他的麾下都是骑兵,真要是想逃,肯定能够逃掉。

一般战场上,主帅是很难被活捉的,见势不妙,弃军单骑而走都是常有的事情。

桓熙对朱序也有叮嘱,不必死战到底,毕竟胜负的关键不在他们的身上。

而真正身处险境的,却是计划劫营的桓熙。

一旦劫营不成,而援兵又溃败,桓熙军中的士气必然大受影响。

王猛后续的援兵不可能这么快就抵达河东,正值梁军内部军心动摇,而外无援兵,慕容恪必然率领燕、虞联军一拥而上,将桓熙困在河东。

当然,如果桓熙劫营成功,就是另一番光景。

只需烧毁辎重,燕、虞联军必然士气大损,同时,没有了粮草辎重,联军定会退兵。

毕竟,不可能指望通过粮道运输,来保障十二万大军的人吃马嚼。

古代的后勤运输,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一两天也是常有的事情。

营中无粮,十二万大军就只能盼望着从后方运来粮食,一旦遇到什么突发情况,那么三天两头就得饿肚子,就这还打什么仗,谈什么士气。

慕容恪即使击溃朱序的援军,那又如何,朱序在来河东的路上轻兵疾进,他能带上多少粮食,慕容恪又能有多少收获。

即使一胜一负,对于前线梁军的士气也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至于河西鲜卑的死伤,不过是二线部队罢了,桓熙一旦因此逼退燕、虞联军,占据盐池,他完全可以为牺牲将士的家属发放丰厚的抚恤。

正所谓慈不掌兵,南北朝时期,北魏天子拓跋焘进攻刘宋的盱眙城,久攻不下,拓跋焘写信给守将臧质,他在信中就曾直言:

‘我派的攻城兵都不是我鲜卑人,攻城东北的是丁零人和匈奴人,攻南城的是氐人和羌人,你杀死他们,省得他们在我国作乱.对我只有好处,你尽力杀吧!’

桓熙如今也是可以作出取舍的。

他之所以笃定自己劫营能够成功,就是一点:出人意料。

甘宁百骑能劫曹营,就是曹军没有防备。

桓熙认为,慕容恪绝对想不到,一贯谨慎的他会将自己置于这般危险的境地。

同时,一直以来,都以爱惜将士闻名的桓熙,居然可以放弃三万河西鲜卑,不在意他们的生死,只为将联军的主力引诱离开两座营寨。

因此,慕容恪必将率众而出,在预想中的桓熙所设下的包围圈之外,再设一层包围圈,以期歼敌于野。

深夜,权翼冒失地闯入了桓熙的帅帐。

“梁公!探子回报,燕营、虞营今夜都有异动!”

桓熙闻言,沉吟道:

“哦?他终于有动作了?只不过在夜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应该是故意做给我看,让我知道他奔着朱序去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