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8 高山流水(2 / 4)

“等春耕以后,我为你调集步骑十四万,再行南征也不迟。”

大兴文教说来容易,但必须官府拨款支持。

梁州士人们见与桓熙缓和了关系,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他总是随身都带着笛子,闲暇时偶尔也会奏上一曲。

哪怕二人之间分属君臣,但彼此之间的关系,需要双方一起去维护。

士人们离开后,桓熙将桓伊留下,他笑道:

“叔夏,能否再为我吹奏一曲《梅花三弄》?”

“臣弟请求南征,为王兄夺取邺城,讨平河北各方势力。”

说到底,梁州不同于秦、雍二州,并非桓熙领兵打下,他只不过是走马上任,却要大举侵占士族利益,这些士族反对自己,也是正常反应罢了。

桓伊应道。

桓伊在后世有笛圣之称,《梅花三弄》就是由他谱曲,本为笛曲,后人改编为了琴曲。

但在他北伐期间,这些梁州士族并没有借机闹事,也消除了桓熙心中的芥蒂,让他不再对往日的过节耿耿于怀。

而长安官府也会为他们重新分田,得是空出来的肥沃良田。

桓伊闻言,深受感动。

朱序已经被调去了秦州天水。

夜里,桓熙让两位爱妾守着空闺,而自己则与桓伊秉烛夜谈,直至后半夜,二人抵足而眠。

再提起桓温伐蜀时,桓熙起到的重要作用,人们不再说桓熙有一个好父亲,而是说桓温生了一个好儿子,能够坐享其成。

这些年,冉闵虽然越打越弱,但一场场的胜利做不得假,慕容儁甚至觉得十四万步骑还不保险,准备在慕容恪南下之后,再为他调集增援,打算举倾国之力,荡平河北。

在桓伊的陪同下,桓熙走遍了梁州八郡,也借机从梁州各地的州郡兵中选拔勇士,共得一千三百人。

好在正如慕容恪所料,冉闵麾下将士疲惫,无力再战,只得在邺城休养生息。

在雍、秦、梁三州百姓生活富裕之后,桓熙贩卖书籍,也是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实桓伊看得出来,桓熙的音乐造诣不高,但并不妨碍桓熙将他看成自己的知己。

不敢说向王猛一样,能掌三州之政,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哪怕是当个小吏,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