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5 虞国君臣(2 / 2)

朝议结束之后,苻坚留下李威、王堕、辛牢、梁平老、强汪等心腹,说道:

“朕自登基以来,只是安于内政,可乱世之中,岂能不求边功。

“《左传》云: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朕有心与桓温、桓熙、慕容儁等人争一争这天下。

“因此,倘若桓熙果真南下,无疑正是天赐良机。”

说着,苻坚看向李威:

“朕之所以同意李卿的提议,加强战备,并不只是为了防备桓熙进犯我大虞疆界。

“一旦确认桓熙果真南下奔丧,我军大可转守为攻。

“只是应该向何处用兵,还需要听一听诸君的意见。”

右仆射梁平老闻言,朝着苻坚一礼,侃侃而谈道:

“自世宗(苻健)在河东创立基业以来,就一直奉行与燕人和睦的政策,如今慕容儁收取青、徐、兖三州,又得姚苌归附,可谓是兵强马壮。

“依臣之见,洛阳不可取,倘若取之,则等于是完全阻断了桓温北上,桓熙东出的道路,燕人便可放手攻取淮南,而我们却将遭受桓温、桓熙父子的猛烈攻击。

“函谷道被废弃以后,洛阳对于西面之敌,几乎无险可守,在梁、楚夹击之下,只怕难以坚守,这也是当初世宗决定放弃洛阳,只带走当地民众的原因。

“至于蒲坂,有高王城拱卫,世宗曾经饮恨而归。

“桓熙此人,善于玩弄人心,此前虽然加赋于民,可却将责任都推给了权翼,关中百姓受他欺骗,仍然拥护他。

“即使陛下不计伤亡,攻取高王、蒲坂,可桓熙经营关西多年,人心归附,他即便已经南下,还是留有王猛、谢艾等人在长安。

“臣窃以为,眼下还不是陛下入关的时候,如此,浴血奋战夺取高王、蒲坂,可谓得不偿失”

话未说完,领军将军强汪忍不住说道:

“依梁仆射所言,我等是要向河套用兵?”

如果不破坏与燕国长期以来,还算友好的关系,苻坚能够用兵的方向其实也就是有洛阳、蒲坂以及河套地区。

如今梁平老分析进攻洛阳、蒲坂的弊端,言下之意,自然是要建议苻坚进攻河套。

果然,梁平老点头道:

“正是,贺兰部叛国降梁,如果不出兵惩戒,陛下何以威服四方。

“若是放任不管,臣只担心代国各部,都会生出贰心,效仿贺兰部的背叛之举。

“至于桓熙安排在河套的大将邓遐,此人空有忠勇,并无谋略,只需遣一帅才统兵,督率代国各部,必可破之。

“即使桓熙得知消息,想要从襄阳赶回河套,也绝非易事。

“还请陛下明察。”

苻坚此时早已被梁平老说服,且不说进攻河套地区,便于代国的仆从军参战。

正如梁平老所言,如果不借机惩戒贺兰部,又如何能够慑服代国人心。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