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9 并未止步(2 / 2)

但真要是让褚蒜子带着小皇帝去了,难保桓温不会在将孔宪入葬之后,顺手把太后、天子给劫走。

褚蒜子似乎也知道这事有点异想天开,见众人纷纷劝说,便也不再坚持。

扬州,宣城郡,东门渡。

当楚军抵达,并屯驻于此之后,整个南国的目光,便都汇聚在了这处渡口。

桓温带着家中男丁在桓彝的坟前泣泪叩拜,当孔宪入土的那一刻,众人更是哭得撕心裂肺,就连宣城太守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们感染,也在那里跟着掉泪。

夜间,桓熙找到桓温,询问道:

“父亲,如今祖母已经安葬,莫非便要就此班师?”

桓温反问道:

“你又有何想法?”

桓熙答道:

“如今距离建康不足三百里,孩儿以为,不如往建康一行,展示军威。”

桓熙当然不敢提议要攻打建康,公然犯阙,形同反叛,主要也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

但这不妨碍楚军往建康城下走一遭,在城外耀武扬威,震慑宵小之心。

毕竟走了这么远的道路,九十九拜都叩了,也不差这最后的一哆嗦。

桓温为之意动,江东承平多年,也是应该让朝野重新感受到西藩的强大了。

翌日,楚军并没有因为孔宪入葬之后便就此止步班师,而是继续东出,向着建康进军。

消息传回建康,一时间,城内人心大乱,都以为是当年王敦、苏峻之乱即将重演,许多的民众拖家带口的逃离建康,想要躲避兵祸。

而此时的台城内,司马昱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道:

“莫非是桓温言而无信,想要一举攻破建康。”

虽说桓温声称前来建康,只是为了朝拜天子,但考虑到司马家的老祖宗就曾经违背自己当众立下的誓言,由不得司马昱不紧张。

建康城内虽然有数万禁军,但这支军队多年没有经历战争,军备松弛,实在不堪驱使,哪是楚军精锐的对手。

司马昱此时已经慌了神,他对心腹们提议道:

“不如恳请陛下出城巡狩,诸位以为如何?”

说是出城巡狩,实则便是要弃城而走。

好在危难之际,也不是没有人能够保持理智,譬如王坦之、王彪之等人,他们就很清楚,桓温此行,不过是为了恐吓众人而已。

毕竟桓温东出只是为了送殡,并没有准备可供替换的甲械,很明显就不是冲着攻城而来的。

在王坦之等人的安抚下,司马昱这才没有真的弃城二州。

但随着楚军越来越近,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在建康的上空,就连褚蒜子也都担心得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觉。

如果可以的话,她自然希望一直留在建康,谁又愿意真的成为提线木偶。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