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3 桓熙托子(2 / 4)

在将兄长禁足之后,庾爰之直奔寻阳县,前往拜谒桓冲。

桓冲听说庾爰之在太守府外等候,立即放下手中的公务,前去迎接他。

二人相谈甚欢,虽然绝口不提江州如今的局势,但他们这次相见对江州局势的稳定作用,不亚于桓温增兵夏口。

在这个关键时候,庾爰之拜谒桓冲,等同于是向江州士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会与桓氏为敌。

在江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向庾爰之一样,对桓氏的统治造成如此大的威胁。

荆州,襄阳。

桓温收起桓冲的来信,对中书令郗超说道:

“爰客(庾爰之)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景兴,我增兵夏口,倒是多此一举。”

郗超笑道:

“楚公若是不往夏口调兵,爰客又怎能这般果断的囚兄请罪,其中既有关联,就不能说是多此一举。”

桓温点点头,略过了江州之事,转而说起了殷浩:

“深源自入尚书省以来,可谓废寝忘食,一心只想将土断办好,看来老夫并没有找错人。”

桓温说话间,言语之中还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得意。

任谁能让曾经的死敌俯首听命,内心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当然,殷浩之所以心甘情愿的为桓温效力,也是为了自己,或者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凡能有选择,让殷浩能够在别的地方洗刷耻辱,他也不会入楚为臣。

郗超感叹道:

“楚公邀请深源出山,真是一记妙手。”

当初郗超建议推行土断,甚至已经做好了自己背负士族骂名的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