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 / 3)

根据情报,杜淮得知清军正重兵布防雁门关及周边地区。

他亲自带人前往观察清军布防,发现清军在这一带的布防的确比较严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事情,对己方火力优势怀有充足信心的杜淮很快下令军队前进。

抵达雁门关清军防御阵地外围之后,他便下令炮营开始布置重火力,并且将数量不多但是威力巨大的线膛炮投入作战。

战斗打响之后,线膛炮队的职责就是专门朝着清军的火力点瞄准射击,以线膛炮相较其他火炮更加精准的打击优势将清军可以观察到的火力点进行全面打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清军火力部队,为后续发动进攻打基础。

兰芳炮手的训练很给力,打击也很给力,雁门关防线上清军布置的众多火力点都在兰芳炮手的瞄准攻击之下被打掉,好不容易安顿好的炮击位置转瞬之间就被兰芳炮兵覆盖打击,随后火炮被毁、炮兵战死,清军火器部队损失惨重。

严重的损失和猛烈的打击让永锡十分忧虑。

他很清楚兰芳军队的火力优势到底有多强,那是整个清军的精锐和整个京师的火力储备都无法战胜的对手。

虽然迁都以来和珅力主投入重金研发更强的新式火枪和火炮,也找寻了整个山西能找到的相关工匠,但是进展十分有限。

清军打从开战以来就没有缴获过兰芳军队哪怕一支火枪和一门火炮,面对兰芳军队,清军打出了漂亮的全败战绩,根本无从剖析兰芳军队的真正优势所在。

尽管和珅拨付大量资源给工匠们,工匠们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在现有基础上把鸟枪和抬枪做得更加精致、质量更高、重量更大,能装填的火药更多,除此之外,实在难以创新。

技术力相差太大了。

永锡很清楚,在火器方面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兰芳较量,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阻击兰芳,消耗兰芳的兵力和弹药以及给养,并且趁机发动偷袭、夜袭袭扰兰芳的后勤补给,只有这样才能和兰芳对抗。

面对面开打,死的绝对是自己。

所以永锡从开打之后也就是贯彻这样的战法。

无论白天被兰芳的火炮打成什么怂样子,那也是坚决出击,死守,硬扛。

等夜幕降临,挑选晚上能看清道路的人主动出击,搞偷袭,攻击兰芳军营,袭扰兰芳,使得他们不得安歇。

另外,如果运气好碰到雨天,也是他们出击的时候,虽然兰芳的火枪和部分火炮也能在雨天发射,但是雨天的视野、空气湿度总归不太利于火器作战,所以雨天的时候,兰芳的火力会稍微弱一些。

而这個时候就是带清军队主动出击的时候。

下雨天,永锡会拿出大量银两作为奖励,选拔敢于出击的勇猛战士,冲锋前就给赏钱,还当着他们的面安排人把他们的赏钱送回后方、交给他们的家人,以此消解他们的忧虑之情。

别担心我会贪污你们的卖命钱,这种夭寿的事情,咱不做!

而且不仅如此,永锡还给敢于冒死冲锋的勇士以特殊的奖励。

只要敢于豁出性命冲锋,加入敢死队,那么满军旗人无论之前隶属哪个旗,全部可以编入满洲正黄旗和正白旗,如果能立下功劳活着回来,就能编入满洲镶黄旗,享受最高等级的待遇。

至于汉人,只要加入敢死队,那就可以编入汉军旗。

如果能立下功劳,比如杀死兰芳士兵之类的,并且活着回来,就能编入正黄旗汉军和正白旗汉军,如果能杀死兰芳的军官,立下更大的功劳,无论原先是什么身份,立刻编入镶黄旗汉军,享受超高等级的政治待遇。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豁出性命搏一次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万一成了,岂不是一步登天?

于是一部分满军旗人和大量汉人、汉军旗人响应了永锡的号召,全副武装加入敢死队,带着锋利的钢刀和精巧的手弩,在夜晚、下雨天冒着生命危险向兰芳军队发起决死冲锋。

他们自然是勇敢的,这一类的冲锋也的确给兰芳军队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麻烦,毕竟夜晚和阴雨天的确不太适合发挥兰芳军队在火力方面的优势。

但如果他们觉得这样就能击退兰芳军队,给兰芳军队重大杀伤,那就想太多了。

对方能这样搞,兰芳当然也有应对的办法,而且过于依赖天气而忽视了科技的力量,也是很惨的。

所以清军的夜袭和雨袭的确能造成少量兰芳士兵的伤亡,但是他们自己往往折损的人数更多,死的更惨,所以这个计划推行了五六天,一共只有三十二个满人和六十九个汉人活着享受到了最高等级的待遇。

其他的三千多人全死了。

永锡后面也发现不能这样搞,兰芳军队的反制手段越来越犀利,清军袭击部队的损失越来越大,这么搞实在是得不偿失。

要是不能活着,取得什么旗人待遇有意义吗?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