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玄幻小说>剑来>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为何敢怒不敢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为何敢怒不敢言(2 / 5)

孙道人点头道:“贫道当年救不了师弟,倒是可以帮他了去这份道缘纠缠。”

玩弄人心?很好玩吗?本心尚且不自知,就在烂泥堆里捏泥巴,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

跟在师弟身边那么多年,结果白读了那么多的三教百家书籍。

只知“求真”二字的皮毛,却不知“小心”二字的精髓。

孙道人伸手抚在大妖头顶,轻轻一拍,后者根本来不及挣扎,便瞬间元神俱灭,连一声哀嚎都没能发出,倒是蹦出两件东西来,坠落在地。

一本破书,一枚令牌咫尺物。

孙道人瞥了眼就不再多看,笑了笑,朝一个方向招了招手。

与此同时,狄元封在内五人,就都已经重返光阴长河当中,无知无觉。

陈平安转瞬间便如同自己施展了山河缩地神通,来到了这处山巅,他飘然站定,再没有任何掩饰隐瞒,没必要。

孙道人略微讶异,“走过好些次数的光阴长河了?”

陈平安老老实实回答道:“次数不算多,但是时间不短。”

孙道人笑道:“既然见过了更高处的风光,便要珍惜。别学那个怀潜,不知天高地厚。寻常市井门户,尚且知道张贴门神辟邪,这小子倒好,非要往自己脑门上贴求死二字,某人留下的那一缕剑气,相中了他怀潜,贫道都忍了下来,唯独见着了这种铁了心求死之人,从来都会让他们心想事成。”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

孙道人说道:“那个黄师?不算求死,挣扎求活。贫道眼中,你与黄师,活法一致,道路不同而已。至于你们道路有无高下之别,不是贫道可以说的,路不在高而在长。”

陈平安便再无小问题想问。

不过陈平安又有一个大问题,很想问。

孙道人又说道:“你看待人心好坏与世间因果业报两事,看得太重,却还是看得太浅,所以才会如此心境劳累。许多事,做了,终究是无用的,天地不是死物,自会修正人事。不过等到境界足够高了,还是有那渺茫机会,真正改变一些定数。是不是多想一些,便要觉得事事无趣?没错,人生天地间,至第一天起,就不是一件多有趣的事情。不过如今三座天下的人,很少有人愿意记住这件事。”

陈平安神色黯然。

孙道人竟是打趣道:“陈道友好像修心还不够啊。”

孙道人抖了抖袖子,诸多天材地宝和仙家器物,都化作粒粒芥子,掠入袖里乾坤当中。

哪怕是桓云与那位云上城老供奉手中的方寸物所藏一部分,一样乖乖离开,主动去往孙道人袖中。

但是那个倒地不起的“孙道人”,却灰飞烟灭了。

这副故意炼废了的阳神身外身,一副无用皮囊罢了。

在浩然天下这些年的诸多纠缠,都在那副皮囊身上了。

不会带走。

山顶道观废墟旁边那座“宝山”,也只剩下稀稀疏疏的几个小包裹。

然后下一刻,所有人都离开了山巅,来到了白玉拱桥之外的空地上。

而那青山绿水,以及被大妖勤勤恳恳炼化的诸多山头,依旧全部被孙道人收入袖中。

好似一下子变得天高地阔雾茫茫。

孙道人缓缓笑道:“除了你已经得手的,山中的一成机缘,贫道会留在此地,等他们清醒过来之后,该打该杀,是悲是喜,一切照旧如故。”

怀潜的尸体,青色材质的符箓,还有那颗金色小球,都已不见。

一部宝光流溢的道书飘掠而出,悬停在少女柳瑰宝身前,“做不成师徒,贫道还是要赠你一部道书。”

彩雀府金丹孙清也有一桩福缘,是那枚令牌咫尺物。

陈平安欲言又止。

孙道人看了眼这个年轻人,笑了笑,于是陈平安埋在山中的那两个包裹便坠落在脚边,

饶是陈平安这种脸皮不薄的,也有些脸红了,只是没耽误他弯腰捡起,斜挎在身。

孙道人好似洞察人心,也可能是未卜先知,“陈道友你这山泽野修和包袱斋,双重身份,都当得很是风生水起啊?”

陈平安赶紧说道:“借孙道长的吉言!”

管他娘的,说不得道门老神仙有那一语成谶的神通,自己先应下来再说。没有不亏,有了稳赚!

孙道人觉得有点意思,笑道:“修道之人,心境如此破碎不堪,比那修修补补的长生桥还不如,你到底是东一锄头西一担粪的庄稼汉子,还是修习长生久视之法的练气士?不是贫道境界比你高,便要对你指手画脚。实在是你这心路,大道也有,可惜岔路太多,崎岖蜿蜒,你这么继续走下去,便是当了浩然天下的剑仙,也很难做到一剑斩断因果线。越斩越乱罢了。”

陈平安无奈苦笑:“只能慢慢来。”

孙道人问道:“心里边不会觉得不痛快?”

陈平安想了想,“理当如此。”

孙道人摇头道:“那你真该多读一读道门典籍,学一学什么叫虚舟蹈虚。”

孙道人随便挥了挥袖子,云雾散乱,又渐渐静止,然后问道:“世道变了吗?”

陈平安默不作声,认真思量此中深意。

孙道人一跺脚,大地震颤,“是不是觉得这会儿总该变了丝毫世道?”

陈平安想起先前孙道人所说一语,天地自会修正人事,便反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孙道人所要展露的一个大道理,其实与陈平安一直坚信的某种根本想法,是背离的,但是陈平安愿意多问多想。

孙道人有些赞赏神色,点头道:“对喽。”

陈平安一头雾水,都不晓得自己对在哪里。

孙道人已经岔开话题,“不问一问那一剑到底出自何人之手,竟然能够让贫道师弟都身死道消?”

陈平安摇头道:“不敢问,孙道长说了我也不敢听。”

孙道人点头道:“很好。你不问,那贫道就要问你一问了,修道之人,何谓小心?”

陈平安这一次没有犹豫,沉声道:“对天地怀有敬畏之心,将自己视为生死大敌。”

孙道人停顿片刻,哈哈笑道:“好嘛,外边大天地,人身小天地,都给你齐全了。谁教你的这么个大道理?”

陈平安说道:“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就像孙道长所说,道理太大,就会空泛,很多支撑起这个道理的小事上,我做得都不够好。”

孙道人有些感慨。

当年师弟也是差不多的想法,总说道法高远且大,必须从细微处入手,不然随着世道变迁,风俗更换,别说是本脉道法的根脚会摇晃,便是那座白玉京都要经不起推敲,起得越高,倒塌之后,贻害无穷。这位师弟如何想,毕竟有那“修道养德”的道法根祇在,没人可以指摘半点,所以这不算麻烦,关键是师弟身为道门剑仙一脉的关键人物,做了许许多多不该他来做的纸面文章,师弟那些落在天下眼中的大事壮举之外,在这期间,其实又有一件小事始终在做,那头喜好炼山的妖物,其实被一头化外天魔寄居而不自知,师弟便试图将这头化外天魔以道化之。

只可惜白玉京某个脾气不太好的,破天荒身穿法衣,携剑访道观。

不但如此,师弟早年悄悄收取的关门弟子宋茅庐,一个横空出世的人物,哪怕在他这个师伯眼中,也是惊才绝艳的存在了,打造出一座类似中土龙虎山的道脉,声势鼎盛,最后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所幸这位师侄的几位弟子,在孙道人离开青冥天下的时候,混得都还算不错,各有道脉旁支一直传承下来。

在家乡那座青冥天下,道祖座下的白玉京三位掌教,负责轮流执掌白玉京,往往是道祖大弟子坐镇之时,天下太平,纷争不大,十分安稳。

道祖小弟子陆沉坐镇白玉京的时候,则群雄并起,乱象横生,但是乱归乱,实则生机勃勃。

轮到那个道老二从天外天返回,好嘛,上五境修士,死得极快极多,不唯有白玉京之外,鸡飞狗跳,白玉京之内,也会死。

孙道人环顾四周,伸出手掌。从四面八方,众人眉心处掠出一粒幽绿萤火,如那传说中的水中火,除了陈平安和狄元封、詹晴,哪怕是柳瑰宝、孙清和白璧都不例外。

孙道人笑道:“有些事情,知道了不好,在怀潜开口求死之时,这些人都会忘却记忆。接下来,贫道留给你们的宝物机缘,不多不少,就当是这些人的既有机缘,贫道估摸着又要来一场人心较劲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