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穿在1977> 第389章 准备节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准备节目(2 / 4)

回信的时间不固定,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会写,但晚上会比较多一点,那时姜丽丽她们在认真学习,他就在一旁用堪比打字机的速度奋笔疾书,几分钟就能写好一封信,装在信封里写好地址,再拿到邮局去邮寄。

当然,不用每一封都回,那些只表达景仰之情的,一般不用理会,只需要在每期文章出版的时候,在最后面提几个名字,表示感谢就行。

或者抽签似的挑选几封回复一下也可以。

对于那些邀请他去讲座的也不用管,同样在报纸或杂志社表明一下态度就好。

但是有一些人会在信里请教问题,比如怎么写作,甚至会夹带一份自己写的文章请他指点,又或者是有些人生苦恼,想要找陈凡求教解惑。

对于这种,才需要一封封的回信。

这事儿吧,还不好偷懒不回。

因为这个是群众基础,给一个人回了信,他就有可能成为该作家的忠实拥趸,继而影响到他身边的人。

而且这也是当下作家普遍存在的一种习惯,许多知名作家都会长期坚持给读者回信,即便后来读者来信增多、精力不济,他们也会挑选一部分回信,在全国各地传为种种美谈。

现在姜丽丽就是给他挑选需要回复的来信,不需要的就连同信封堆到一旁,需要回复的则放在陈凡手边。

一连写了好几封,这时黄莺三人也将棉花摊晒好,陆续走了进来。

陈凡转头看了她们一眼,低下头继续写字,“棉花还要晒几天?”

黄莺坐到他对面,说道,“明天应该就能好。”

陈凡,“下一个重点工作就是秋收了吧。”

杨菊和刘丹一起坐到最后一条板凳上,听到陈凡的话,杨菊摇了摇头,“还没完呢,晒干的棉花还要运到10队,用轧棉机把籽棉轧成皮棉。卢家湾的棉花产量不多,公社就没有给我们下太多的任务,所以只收皮棉,不收籽棉。”

姜丽丽抬起头,不出意料地看到陈凡眨着眼睛有几分迷惑,便笑了笑,轻声说道,“国家收购棉花是有严格规定的,第一是要留足棉籽,所以第一批棉花只收皮棉,棉籽由生产队选种留用。

如果生产队没有轧棉机,可以由供销社承担轧棉任务,生产队派人监督。

除非哪个公社连轧棉机都没有,或者轧棉机数量严重不足,棉花采购站才会放开收购籽棉,等运到其他地方轧棉之后,再将棉籽送回来给生产队当种子。

卢家湾有公社配发的轧棉机,所以要按照正常的规定执行,只有在满足生产队自用的棉籽之外,才会不限量收购籽棉。

可是卢家湾的棉花产量本来就不多,任务也不重,还有专用的轧棉机,所以棉花采购站对我们只收皮棉,不收籽棉。”

杨菊她们在这里住了半年多,早就知道陈凡对很多生产队的情况不了解,每次都是姜丽丽给他解疑答惑,都已经习以为常,有时候也会主动加入解说。

等姜丽丽说完,杨菊便抢着说道,“南湖公社以水稻种植为主,除了我们卢家湾,其他4个生产队的情况都差不多,隔壁的青山公社才是棉花和菜籽油的主要任务承担地。

他们每年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种棉花、收棉花,比我们种水稻还辛苦,交棉花的时候也和我们交公粮一样那么累。”

旁边的刘丹也不甘示弱,“还有油菜籽,油菜开花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好多好多,可漂亮了。”

陈凡顿时眼睛一亮,“青山公社的油菜花很多吗?”

刘丹连连点头,“很多很多。”

这时黄莺笑着说道,“流花河的西南岸就是青山公社,等油菜花开的时候,坐船就能看见。”

陈凡呵呵笑道,“那我明年得去看看。”

刘丹立刻说道,“我们一起去啊。”

听到这话,陈凡不禁抿嘴微笑,“好啊,有空的都去。”

几个女生都开心地笑了起来,油菜花开的时候,正好春耕已经结束,那时候肯定有时间。

陈凡却想的是,那时候要是你们没在大学里面,一个个都该打手板心。

还看油菜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