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穿在1977> 第346章 三道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6章 三道关(2 / 2)

这样的动作反复重复。

陈凡跟在后面,看着撒了一地的谷子,暗暗有些心疼。

看到他的表情,杨队长却满脸微笑地摇了摇头,甚至还偷偷比了个大拇指。

陈凡瞬间了然,这还是郭师傅手下留情了,要不然洒的谷子可不止这么些。

直到插了十几袋,郭师傅才转过身,对着一直跟着的杨队长笑道,“今年的谷子不错啊。”

短短的几个字,却令杨队长喜笑颜开。

卢家湾6队的社员们也纷纷喜形于色,互相小声转告检验员说今年的谷子不错。

开心的情绪迅速传开,引得后面的白浪湖6队也翘首期盼。

检验员的心情对交公粮也至关重要,看来今天检验员的心情很好啊!

这么多的粮食,郭师傅不可能只检验十几袋。

他在卢家湾的运粮队里来回游走,时不时的查验一下,包括用箩筐挑来的散装谷子,也都不厌其烦地查验,甚至还将手伸进底部,掏出来看下面的谷子成色。

这样耗费了将近半个小时,总算结束了检验。

随后他在记录本上做记录,同时说道,“可以,都是一等品。”

话音刚落,周围的卢家湾社员立刻蹦得老高,举着双手雀跃欢呼起来。

今年夏收交粮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交粮三道关,检验是第一关,过了检验关,接下来就要过磅。

直到这时候过磅员才姗姗来迟。

郭师傅主动迎上去,小声说了几句话,过磅员脸上立刻堆起来笑容,满面春风地和安全、杨队长、陈凡打招呼,随后只是简单抽了支烟,便不耽误时间,招呼卢家湾6队的人过磅。

后面的人群立刻跟上,把车子分批拉过来,将麻袋抬到磅秤上。

过磅员端坐在八仙桌旁,手指拨动秤砣,每过一车,就开一张收据。

他这是怕弄混。

(80年公粮收据)

先过公粮,每过一车,他都开一张收据,同时在本子上做好记录,一直等到凑够应缴公粮的数量,他才大声喊停,然后开始称购粮。

还是同样的流程,一车车的粮食从他面前过磅,他也会同样做好记录,开一张收据。

(77年储备粮、也就是购粮收据)

开好收据之后,这些单据都会交给杨队长保管,他拿给刘会计登记,再到粮管所财务部领取售出粮食的款子,最后交给黄保管员入账,算作今年生产队的收入之一。

今年的购粮是45500斤,一等粮的收购价是9分5厘,总共可以收到元的款项。

单单这一笔,对于三百多人的卢家湾6队来说,平均一个人可以分十几块呢。

粮食经过检验、过磅两道关,交粮任务还没有结束。

运粮队要将粮食重新装车,运到后面的粮仓,亲自将粮食倒进粮仓里面,才算完成。(这个图出不来。)

这便是第三道关,入仓关。

卢家湾的几十辆板车、独轮车,一百多担稻谷,在库管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将粮食入库。

就这样,从早上6点赶到粮管所,然后7点钟开始检验,一直忙到将近10点,大家才完成今天的交粮任务。

即便如此,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公粮入仓,便算是完成了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有人都可以松一口气。

至于最重要的任务之二,自然便是(农历)下半年的秋粮入仓。

对于这年头的老百姓来说,除了自家的生活之外,最最重要的大事,就是交公粮。

种地纳粮,在老百姓看来,这简直就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也再没有比完成纳粮任务更开心的事了。

直到这时,杨队长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他还记得要请郭师傅吃饭的事情,便让刘会计和黄保管员一起去隔壁粮管所办公楼结账,再请刘师傅带着大家回生产队。

这时候就不用讲究队形了,社员们将空空如也的箩筐堆积起来,放在板车上,再由壮劳力拉回去。

倒空的麻袋也要带回生产队。

这些麻袋都是公社发下来用于预防水患的,如果发生管涌、水位过高等险情,就要用这些麻袋装土填到河堤上,现在不过是被临时征用,甚至连被检验时扎破的洞也要补好。

临时利用一下,倒是替生产队省了不少麻袋钱。

三百多人出来,回去的时候却少了一半。大家平时难得来一趟公社,刚刚又经历了忙碌的双抢,这时候自然要在公社里逛一逛,哪怕什么都不买,也当是个消遣。

等所有人都散去,这里只剩下安全、杨队长和陈凡,等着郭师傅忙完之后,和他一起去吃饭聊天。

而郭师傅除了给卢家湾6队和白浪湖6队检验,又给后来的两个生产小队检验完,忙到差不多11点半,才收好东西走过来,“久等了,可以走了。”

杨队长自然表示没事,殷勤地请郭师傅先行,不一会儿便到了国营饭店。

到了这里,陈凡就跟回了家似的。

虽然他只来过两回,却跟这里的服务员和大厨朱浩混得烂熟,进门就熟稔地打招呼,还到后厨转了一圈。

郭师傅见陈凡如此交友广泛,脸上的笑容不禁更盛三分,姿态也放低了不少。

吃饭的时候,他一边喝酒,一边给陈凡大讲特讲南湖粮管所成立以来,遇到过的各种典型事迹。

本来陈凡还只是为了任务而应付一下,等听到他说的那些故事,不禁来了兴趣,跑到对面新华书店买了一只笔和一个笔记本,将郭师傅讲的故事一一记下。

郭师傅见陈凡如此认真,也不由得暗暗点头,谈兴愈发高涨。

这一顿饭直接从11点半吃到下午两点,要不是郭师傅还记得下午还有小队过来交粮,恐怕他能在这里聊一下午。

散场之后,郭师傅急匆匆地往粮管所赶去,陈凡三人则在后面慢悠悠地走着。

看着大街上其他小队返回的运量队,陈凡笑着说道,“任务完成,队长你总该放心了吧。”

杨队长连连点头,“嗯嗯,放心了、放心了。”

他两手叉腰,显得格外意气风发,“我领队交粮食也有不少年了,还是头一回这么顺利。”

说着拍拍陈凡的肩膀,笑道,“多亏了有你啊!”

陈凡笑着摇摇头,“还是咱们生产队今年的粮食质量好,要不然我就是说破天,郭师傅也不敢轻易抬级。”

今天绝对是郭师傅送了个人情,后来检验其他生产队的时候,陈凡也看了,就没有一个说全部都是一等粮的,最少也有两三成的二等粮。

不管是惯例,还是实际情况,就和语文考试没有人能得100分一样,粮管所也不会给任何一个生产队定百分之百的一等粮!

全部都定一等粮,你们就这么有能耐啊?!

所以这份人情,杨队长看得清清楚楚,在他心里,自然要给陈凡也记上一功,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

而且除了6队,今年卢家湾其他小队过检应该也会顺利许多。

不看僧面看佛面嘛,谁不知道陈老师是卢家湾大队的统筹工,既然已经卖了面子,高抬贵手给其他小队开点便利,也是应有之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