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穿在1977> 第323章 铸就根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铸就根基(2 / 2)

肖老师就专门负责教高小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能考上高小的肯定不多,他也能应付得过来。

等以后条件成熟,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充,向公社打申请,将初中也囊括进来,把村小扩充成一贯制学校。”

陈凡两手一摊,“反正我们也不要公社出钱出人,就只要他们盖个章、发个证,学校多了、学生多了,对他们也有好处,至少脸上更好看,他们不会不同意。”

此时杨书记已经被陈凡说得红光满面,当即大手一挥,“谁敢不同意,我去搞他的人!”

陈凡抹着冷汗,“不至于、不至于。”

安全在一旁呵呵笑道,“我认识教育组的王主任,他还是蛮好说话的。”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只不过,把村小扩充到完全小学,他还有点权力,打个报告就可以,建小初一贯制学校的话,就要县教育局审批同意才行。”

后世乡镇一级已经没有教育管理部门,而是由县级教育局或教委统一管理。而现在为了扫盲、提升教育普及率等工作,县教育局会向公社排遣教育组,教育组同时接受公社和县教育局的管理,主要负责学校建设和师资人员调配。

在此之前,由于上中专、上大学都是靠推荐,以至于基层很多家庭都不愿意孩子读书,教育组的人也是头大不已,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让入学率更高一些。

如果卢家湾主动打报告,将村小扩充为完全小学,并让村里的小孩都进学校读书,还不要他们出钱出人,他们只怕做梦都要笑醒。

拒绝?不存在的!

所以安全最后一句话,也打消了其他人的疑虑,他说道,“不过县教育局主要是卡资金和师资,如果这些东西我们自己就能解决,他们只会要求对预备老师人选进行短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会发给任用证书。”

对,只是任用证书,而不是教师证。

民办老师与公办老师有很大的区别。公办老师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人家拿的是工资,哪怕是农村出来的,也能立刻转为城市户口。

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民办老师,依然还是农民身份,只不过拿的不是锄头是教鞭、培育的不是庄稼而是人。他们的工资也和陈凡这种兽医一样,拿的是工分,算是生产队的统筹工之一。

既然如此,县教育局对他们自然不会有太高的要求,差不多就给过呗,反正又不发工资。

这种不发工资的民办老师,却是我国扫盲工作和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最大的功臣。后世有数据统计,就在1977年,我国就有491万多人是民办老师,可见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现在陈凡也想利用民办老师的优势,为卢家湾铸就教育根基。

反正他有“教学”外挂技能,听他讲课的学生,绝大部分知识都是一点就透,只要他偶尔给那些民办老师讲讲课,他们绝对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出来。

再趁着80年代人才匮乏的时机,等这些学生都走出去,然后再回来的时候,恐怕就是龙吟虎啸、风云际会。

到时候谁特么敢惹我?我就给他表演战神归来!

陈凡描述前景,安全扫平审批障碍,而大队部的几位领导都在,于是扩充村小的决定,便就此一致通过。

之后陈凡将他们带到中专、大学教材附近,指着这些书说道,“这里有几十个中、大专的专业的教材,这些专业技能就没办法了,只能让想学的人自己去学。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通过收听广播课程、函授等方式,向老师请教。”

从60年BJ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我国就有了通过广播和电视学习专业课程的机会,而函授学校更早,民国时期的不算,建国后51年东北实验学校就设立了函授部,BJ也成立了函授师范学校。

虽然现在不少函授学校都已经暂停工作,但还是有几所学校在举办函授班。

即便没有,以生产队的名义向地委的几所大学写信,九成九也能得到回复。

如果没有回复,那一定是信寄丢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肯去学,办法总比困难多。

实在不行,陈凡自己上阵,不就是教几个人么,有什么困难的。

更何况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之后各种夜校、函授班等教育方式火热恢复,或许根本就用不到他出马。

最后陈凡笑着说道,“只要咱们能培养出一批掌握了专业知识的人才,就可以将生产队的副业做大。”

他指着那些专业课本,“机电类的,咱们可以组建打井队、运输队,船舶类的,要是有人能学会开船、修船,说不定咱们也能拥有自己的水运公司。”

旁边叶树宝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不过还是带着几分犹疑问道,“开船不是看书就能学会的吧?”

陈凡笑道,“先搞懂书本上的原理,再去请老师傅来教呗。水运公司难道就没有退休的老舵手、机修工?咱们请一两个过来,再给他们配几个徒弟,这手艺不就学到手了么。”

安全在一旁立刻点头,“返聘退休老师傅,这个主意不错,卫生院里就有好几位返聘的老医生。水运公司成立也有二十几年了,退休的老师傅不少,只要钱给到位,请一两个过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叶树宝也听明白了,点着头说道,“也就是说,先把咱们的小学建起来,多培养几个好苗子,再让这些好苗子去学专业课,变成技术能手。

等到培养出一个技术能手,咱们就可以按照他学的本事,围绕他去组建新的副业队!”

张队长连连点头,眼神中满是遐想,“种地终究挣不了大钱,要赚钱,还是要搞副业,之前不搞副业,最主要的还是没有人才,要是咱们能自己培养出人才来,就能把副业给支起来。到时候咱们全大队的社员,都能过上好日子!”

安全在一旁赶紧提醒,“副业要搞,主业也不能忘,粮食才是根本。”

他可没忘记自己的职责,身为蹲点干部,他的任务是提升粮食产量,之后才是帮助生产队提升效益,这个可万万不能颠倒。

大家见他一脸焦急的样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肖烈文更是说道,“备粮备战永不忘,这个谁敢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