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399章:再坑耶律重元,苏景明升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99章:再坑耶律重元,苏景明升官了!(2 / 2)

……

十二月初五,近黄昏。

苏良正准备回家。

开封府有吏员禀报,被囚禁的辽国大王耶律重元有十万火急之事要见苏良。

当即。

苏良坐马车奔向了软禁耶律重元的宅院。

自从去年驱逐了辽国使团后,耶律重元便开始尝试睡柴房,舔苦胆,彰显自己的卧薪尝胆之志。

与此同时。

他开始疯狂地向辽国的亲眷写信。

从三天一封渐渐增长为一日两封,有时甚至是一日三封。

只要再凑够一百八十万贯钱,他便能提前回辽。

小半个时辰后,夜幕降临。

苏良来到了软禁耶律重元的宅院。

耶律重元远远看到苏良便打起了招呼。

“景明贤弟,快坐,快坐,茶刚沏好!”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耶律重元清楚苏良的态度决定着他能不能提前回辽,故而对苏良甚是恭敬。

苏良坐下后,耶律重元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苏良。

苏良认真一看,不由得笑着道:“耶律大王,真是恭喜啊,待财物结算清楚,你便可以回辽了!”

此信件上写着,耶律重元的亲眷已凑齐了一百八十万贯财物。

只要大宋派人去边境对接,他们便可将财物立即移交。

听到此话。

耶律重元的心情变得激动起来。

他探身看向苏良,道:“景明贤弟,依照目前的情况,我大概年后便能跟着使团返辽,接下来的时间,能不能让我在汴京城内逛一逛,待在这座宅子里实在太闷了!”

苏良想了想,道:“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苏良朝着一旁的一名吏员道:“取笔墨纸砚来!”

耶律重元眼睛一眯,道:“明白,让我写认罪书是不是,可以写,白沟河之战,皆是我耶律重元之错,我承认。”

苏良摇了摇头。

“全天下都知晓是你的错,有什么需要认罪的,我不要认罪书,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来日你若登基为帝,舍燕云十六州中最南端的瀛洲、莫州,还于宋!如何?”

“啊?”耶律重元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苏御史,你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吧!燕云十六州虽是汉人州,但一直都在我辽国辖下,何时能称还于宋。我还是待在宅院里吧,为了出去透透气,便要舍两州,代价太大了!”

苏良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水。

“我自然不会让你白割两州,待你与耶律洪基抢夺政权时,若发生武变,你若不敌,可退至瀛洲、莫州,我们大宋可保你。”

“而你若抢得过耶律洪基,且不愿与我大宋开战,到时割让两州,应该不算吃亏吧!”

“我是在给你一条退路,你若不需要,那就当我没说,待边境财物交接,我自会放你回辽。”

说罢,苏良站起身就要离开。

“慢着!”耶律重元犹豫了起来。

耶律重元心中很清楚,论势力,当下的他已不如耶律洪基。

只是因为他是耶律宗真的亲弟弟,而萧太后又活着,所以他才和耶律洪基都拥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若有大宋相助,他的赢面会更大一些。

至于待他称帝那日,到底愿不愿割舍两州给宋,就看他那时的实力了。

若实力并不弱于宋,完全可将此事称为受到苏良胁迫。

一诺千金这样的词语在他眼里就是狗屁。

这样一想,他觉得自己怎么都不会吃亏。

“我答应!”

当即,耶律重元便写起了承诺书。

苏良看过承诺书后,道:“耶律大王,以后我们便是盟友了!我相信你不会失信,不然我必将此信公之于众。”

“明白,明白!”耶律重元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他心中暗道:还是年轻呀!竟然将本大王当成你朝的这些腐儒,本大王说话不算话,又能奈我何?”

……

翌日上午。

垂拱殿,众相公齐聚。

苏良将耶律重元已筹够赎金的事情汇报给了赵祯,而耶律重元的那份承诺书也被众相公都看过了。

富弼率先开口道:“景明,此承诺书看似白纸黑字加签名,但辽人向来无礼仪,他们若不承认,我们也没有办法。”

“是啊!耶律重元若真成为辽帝,他绝不可能舍得将两州之地割让出来,要得燕云,还是要使用武力!”文彦博道。

曾公亮紧随着说道:“景明,我前段时间才让你看到了辽国的情报,当下耶律重元的势力已远远弱于耶律洪基,一旦萧太后和耶律宗真身死,耶律洪基绝对会想办法废掉耶律重元,以绝后患。”

……

苏良笑着道:“诸位,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么一张承诺书能使得耶律重元为帝后割让两州之地,我让他签下此承诺书,只是为了给他提供胆气!”

“耶律重元回辽后,大概率是斗不过耶律洪基的。”

“我担心他选择妥协,不再对抗耶律洪基。而咱们若承诺为其增兵相助,便让他看到了希望。这样会使得他争夺皇位的野心更大、更急切一些,辽国内斗也能更激烈一些。”

“至于,他所言的割让两州,我也不信。我们想要,到时候拼命争取嘛!”

听到这番解释,赵祯和群臣都忍不住笑了。

“景明,辽国遇到你,真是遇到克星了!”富弼感叹道。

这几年,苏良没少坑辽国。

辽国国力下降,民不聊生,北边的女真人不断挑起内乱,苏良至少有五分功劳。

赵祯也是一脸笑容。

他就喜欢苏良这种计策。

不费一兵一卒,却能使得敌国鸡飞狗跳。

这时,赵祯看向中书的相公们。

“苏卿使得辽国的三百万贯赎金提前到账,功劳甚大,朕决定擢升他为谏院右司谏,诸位觉得如何?”

在无其他官职的情况下,右司谏为正七品。

虽说只是升了半品。

但这距离苏良被贬谪还不到两个月,这个擢升速度已经是匪夷所思了。

“臣附议!”众相公同时拱手。

自苏良担任过御史中丞后。

他们便一直将苏良当作御史中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