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371章:朝堂大辩论!连横、合纵、卖惨,花活儿频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71章:朝堂大辩论!连横、合纵、卖惨,花活儿频出(2 / 2)

片刻后,赵祯大步走了过来。

此时,赵祯也希望尽快结束此次辩论,因为在民间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太恶劣了!

众相公也都分别就位。

今日,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聆听。

后续,赵祯与众相公商量出最后的结果后,他们是要提供充足的理由的,不然将无法令百姓信服。

……

赵祯坐在御座之上后,直接看向主持此次会议的参知政事宋庠,示意可以开始。

当即,宋庠站起身来。

“诸位,士农工商,国之柱石也,自全宋变法以来……”

宋庠铺设了一番士农工商排位之辩的背景后,便按照议程,令参与论辩者发言。

论辩者共有一百人,士农工商各占二十五人。

中书前日便拟好了名单,先是每个行业派出三人,将各自行业应该排列的名次及缘由,讲述情况,然后再在宋庠的引导下,进行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之时。

朝堂百官与那一百二十名见证者亦可发言。

很快。

一名建议维持“士农工商”之序的中年儒士便站了出来,开始讲述“士方”的观点。

每个人限时一刻钟。

此儒士所讲述的理由基本都在苏良意料之中。

很快。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论辩者纷纷将自己的观点以及最足以支撑观点的理由抛了出来。

“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耕读传家,继世绵长。士与农,前者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后者种田养家,护家国之温饱,此二者必然要位居前二。”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作为一名商人,我没想到要与士争第一,但是依照当下商人们对我大宋的贡献,绝对不应该处于末位。”

“工与农本是一体,所作所为,皆依照士之安排,至于商,则需依附在工农之上,有士照料,方能存在,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

听着听着,很多官员都拧起眉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后面的一些辩论者根本没有按照朝廷规定,只讲述自己的官员和支撑的理由。

而是将其他行业都拉了进来,有踩有抬。

比如——

士,抬农,踩工、商;商,踩士,而不压工农;工,有时与农一体,有时与商一体。

一下子,情况变得愈发复杂起来。

士农工商的这一番论述超时严重,足足持续到了中午。

论述完毕。

赵祯宣布歇息半个时辰,并为所有人都准备了餐食。

半个时辰后,自由辩论环节开始。

众人开始各抒己见,逐渐带了些火药味,攻击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为商先为人,若无尊农之心,若无儒士之情怀,何以言国,何以为天下计?何以为百姓计?达而不能兼济天下,有何用哉?”

“农多困顿,自身尚且不能保,何能护国?士又多喜空谈,纸上谈兵,而工又易沉于一些难成之事,于国微乎其微,若今日发生战事,我们商人愿意捐出家财,尔等能保证一举收复燕云吗?”

……

苏良惊讶地发现。

这些辩论者的言语技巧比大多数士大夫官员都强,且他们说话的态度和气势,特别使人信服。

赵祯也没想到。

士农工商,各有道理,很多理由,他都无法反驳。

就在这时。

一名身穿青衫的老者,在正在讲述“农必居次位”的时候,突然抽泣了起来。

“官家,农乃国之基。自古以来,皆是奖农耕,开阡陌。农是我大宋百姓的命,是稳固大宋江山的根本,全宋变法以来,朝廷先抑制土地兼并,而后以青苗法、免役法等法策助农,不就是为了兴农事吗?农事兴,才有工商,反之,则百业不兴,重农,实乃大宋江山兴盛之必行之举……”

老者一边抽泣,一边说,令很多人都为之动容。

台谏官们一眼就看出了里面的门道。

这不就是朝堂卖惨吗?

大宋官员使用的次数太多了。

不过,此举就是对赵祯有用,对相公们也有用。

屡试不爽。

接下来,其他人也学会了。

辩论之时,夹带着一段哭戏,效果能翻倍增长。

甚至有时,赵祯的眼神都湿润了,没想到某个行业竟然如此伟大。

自由辩论,不限时间。

一直辩到天黑,依旧是没有任何结果。

最后,宋庠宣布:今日之辩结束,明日再辩。

依照中书定下的规矩。

士农工商排位之辩,最多持续三日,三日后,便要停下。

然后由赵祯与众相公商量后,拿出决议。

若拿不出决议,也会暂停一段时间,再使用其他方法解决此问题。

很快。

大庆殿的论辩也传到了汴京城的街头巷尾。

百姓们甚是兴奋,不断获取新的观点,不断为自己坚持的观点补充理由。

今日这一辩。

不但没有辩出一些眉目,而且为许多人都打了鸡血,让他们更加兴奋,更加相信自己能将别人说服……

苏良一整日都昏昏欲睡,感觉只是见识了各种花活儿。

当下,他思索的是,如何将这场“五指争功”的闹剧,紧紧握成一个拳头,将力气都用到全宋变法之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