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41章:一日八连诏,百家学院的选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41章:一日八连诏,百家学院的选址(2 / 2)

赵允让经历过赵宗实的离家出家之事后,已是盼望着官家再生一子。

赵宗实若再被接入宫内。

恐怕等不到登基,便彻底疯癫了。

……

至于宫殿内的张美人。

她直接黑着脸,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即使她再生一子,想要胜过曹皇后的概率也不高了。

……

翌日,一大早。

中书的官员们便忙碌起来。

赵祯极有可能是一夜未眠,他连下数道诏令。

第一道,皇子出生,普天同庆,降三京囚罪一等,徒刑以下者释放。

第二道,命朝廷礼官,将皇室得子之事奏告宗庙。

第三道,赐皇子俸钱每月三十万,春服绫绢各十匹,紫罗两匹、冬服绫十匹,绵一百两。

第四道,三日后,皇家于内苑宴请宗室朝臣,以庆皇子降生。

第五道,再赐皇子袭衣、彩帛百匹、金器百两、马二疋、金镀银鞍勒一副。

第六道,赏赐曹家白银3000两,黄金300两,金带,金银花器,细衣……

第七道:命马军副指挥使曹琮重新挑选禁中内侍,护卫坤宁殿。

第八道:为皇子取小字为:应儿(乳名)

……

不到午时,赵祯便连下八道诏书。

由此可看出他对曹皇后生子是有多么重视。

与此同时。

张尧佐那份擢升诏书被撤掉了,悄无声息地撤掉了,张美人未敢说半句不是。

这就是,母凭子贵。

再大的恩宠也不及能为官家生下一名皇子。

这一日,汴京城的百姓为庆祝此事,家家杀鸡宰羊,俨然如过节一般,热闹非凡。

……

十月初八,垂拱殿内。

赵祯坐于上方,将曹佾的辞呈放在一旁,看向下方。

“景休,你真欲辞官去助苏景明建私学?”

曹佾非常笃定地点了点头。

“官家,您是了解臣的,臣在武事上远不如同族的兄弟们,且性格懒散,在宫中当值虽然清闲,但并非臣之所愿。”

“臣甚是敬佩苏景明,他的《百家学疏》令臣觉得可以一试,此外,苏景明算是对我曹家有恩,我叔父愿意出这份钱。”

赵祯微微点头。

他反对百家学入国子监。

是因此举会惹怒很多读书人,使得朝堂不稳。

但若作为私学,他倒是愿意让苏良、曹佾去捣鼓捣鼓,没准儿会有惊喜。

“其实,你也不必请辞,顶着这个缺儿,依旧能去做别的,朕可以特批!”赵祯笑着说道。

曹皇后刚生下皇子,赵祯怎么看曹家人怎么顺眼。

并且今早,御医查看了一番小皇子的身体,给出一句话:远比一般孩童康健。

曹皇后曾经习武,身体向来健康,生下的孩子也是脸色红润,充满活力。

“多谢官家好意,臣还是辞官较好。不然一些朝臣必然会弹劾臣与苏景明交往过密,有朝臣与外戚联合专权之患!”

赵祯腰杆一挺。

“你二人乃是以私人钱,为朝廷做事,何谈专权,朕看谁敢弹劾!”赵祯瞪眼道。

朝臣与外戚不可交往过密,乃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但需看,具体在做什么事情。

当下,苏良与曹佾乃是以私人腰包为朝廷计。

谁若敢弹劾,赵祯铁定将其大骂一顿。

赵祯又补充道:“若遇到什么难处,随时来找朕,朕会帮你们。”

“多谢官家!”曹佾拱手道。

他最喜欢的,便是当今官家的这份仁善。

……

两日后,一家茶舍包间内。

苏良与曹佾相对而坐。

曹佾指着桌子上的开封府地图,道:“景明,你看一看,我共寻了五处地方,你看哪里最适合作为百家学院的院址,我立即将其买下来。”

苏良大眼一瞧,摇了摇头。

“都不行,我不建议将百家学院放在汴京城中。”

“那放在何处?”曹佾有些不解。

苏良想了想,在地图上指了指位置。

“什么?你要将院址放在大河边(大河故道)?这……这也太偏了吧!”

“这……这周围不是沙土地,便是田地,荒无人烟,压根不适合居住学习啊!”

苏良解释道:“所谓百家学院,自然与寻常书院将学子关在学舍读书的做法不同。来到这座学院的人,有可能在冶炼金属,有可能在开垦种地,也有可能在伐木凿开木,这种地方乃是极好的。

“此外,但凡做发明创造者,必须耐得寂寞,汴京城太闹腾了!”

“并且,为防止那群国子监的学子捣乱,院址放在此处最合适,你在这片区域找一找,最好不要距大河五里以外,寻一高坡处,免受洪水侵袭的……”

“嗯嗯,有道理。”曹佾点了点头。

……

很快。

曹家资助苏良建造百家学院的消息便传到了民间街头。

一些国子监的学子们本想仗着家族势力,令那些想要帮苏良的人放弃。

但一听说是曹国舅曹佾在做此事后,顿时都怂了。

当下,曹家恩宠正盛。

即使两府三司的相公见到曹家人都要点头笑一笑,谁还敢得罪曹家!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