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 2)

“北方,具体目的不明,斥候也追出去太远,暂时无法回报。”骆兵回答道。

“呼~”言晏松了口气,不是向南就好。

至于斥候没有回报,那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不是大军的行进斥候,前后都是轮回交替的层层推进回报。

那是一支追踪敌军动向的斥候,也是一支孤军,只有追踪到了敌军之后,做完了侦查才会派回一两人返回中军汇报。

“他们跑去北方干什么?”

然而疑惑也随之而来,东胡大军不来找自己,也没有找并州大营,更没有去找雁门关的麻烦,却跑去了一个敌人都没有的北方是做什么?

随后,言晏和骆兵等人重新回到了舆图前,疑惑的看着舆图上空荡荡的北方,完全看不懂东胡是什么操作。

“这么怂,绕道返回东胡?”骆兵皱了皱眉,跑向北方,北方又没有他们的敌人,那可能的就是借道匈奴,逃回东胡。

“难道我们之中有东胡的间者?”典庆皱眉,他们大军毕竟都是草原百姓组成,大多又都是捡回来的,被东胡、匈奴、大月氏的间者混入其中也并非不可能。

唯一的疑惑就是那些能接触到奇袭王庭计划的也都是信得过,经过锦衣卫一次次验证之人。

言晏也在沉思,他已经请动了燕、秦大军助阵,更是将李牧的家底都掏空了,这样的机会和规模可不会再有下次,尤其是各国没能拿到想要的利益情况下,下一次联合就很难了。

作为大军主将,并州之君,他不仅仅要考虑眼前的战争,同样要考虑将来的国际形势。

这就是为什么商君、张仪等大才只能被称为大才,而无法掩盖他们君主的光芒的原因。

商君的变法是在秦孝公能够搞得定外界诸侯的情况下才能在秦国如火如荼的变法,若是秦孝公搞不定诸侯,商君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在秦国为法制立国奠定基础。

“末将有一个大胆猜测!”蒙恬突然开口。

本来这种级别的军事会议他作为李仁的副将是不应该开口的,可是李仁也没有任何的不同见解,他也就不得不开口了。

虽然弟弟蒙毅提醒过他,有意见见解还是先跟李仁说,让李仁去开口,迎合上官。

但是李仁却拒绝了抢功,毕竟在李仁看来,蒙恬会来自己的军中,是来镀金,为将来在秦国混到好的出身,因此并不介意给蒙恬刷经验的机会。

“哦?”所有人都看向了蒙恬,最后看向了李仁。

李仁只是微笑,并没有开口斥责,而是鼓励着蒙恬继续。

“说说看!”言晏开口示意蒙恬继续。

“末将以为,东胡的屠何王和胡丹王叔,其实是在报复!”蒙恬思索了一下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理由。

“在东胡北上之前,他们是先后撤的,而当时的情形是他们感觉被我们和匈奴耍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