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玄幻小说>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289.八重天,神庭!(二合一章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9.八重天,神庭!(二合一章节)(2 / 2)

“最近的消息,掌门到了南荒,一月底时,恰逢九黎之民再次异动,掌门斩杀一位八重天境界的九黎大巫。

上个月新传回来的消息,掌门同南荒巫门鬼道一脉圣地金城寨的圣主‘鬼王’宗汉大战一场。

宗汉近乎全部邪魂和行尸,被掌门摧毁,他个人仅以身免,借行尸作为掩护后逃离,一名金城寨长老陨落于掌门之手。”

我就知道……

雷俊一时间有啼笑皆非之感。

折损一位八重天大巫,九黎那边就算一时间报不了仇,这笔账也是记下了。

唐廷帝室和南荒本土巫门修士自然高兴见到这一幕。

叶默融想必同样乐见其成。

至于金城寨圣主宗汉,倒是天师府的老冤家对头了。

双方恩怨可以追溯到当初天师府李家内部角逐天师之位时,巫门有人插手。

龙虎山李外之战时,金城寨就有修士在一旁虎视眈眈。

只不过因为先前南荒大战金城寨随血河派一起倒了霉,不得不避世隐遁,所以宗汉和金城寨修士近年来才较少兴风作浪。

宗汉同样是南荒巫门一时枭雄,强势统一整合此前内乱不断的金城寨。

但他时运不济,碰上血河掌门韦暗城崛起,然后南荒大战中又是输家。

金城寨损失惨重的同时,宗汉自己也损失不轻。

鬼道一脉修士实力全在御使的邪魂和行尸上。

连番折损,想要补充可不容易。

宗汉这些年来隐遁,卧薪尝胆,好不容易新积累点家底,这一仗又让唐晓棠全报销掉了。

“小师姐没带天师剑么?”雷俊问道。

一方面,天师三宝轻易不宜离山,尤其是名义上只有天师剑还在龙虎山的当下。

另一方面,则是唐晓棠自己修成神庭外景后,正愁没地方试试……

元墨白轻轻颔首:“还是希望掌门早日回山。”

许元贞、元墨白、雷俊当前都在山门,故而天师府本身当前应无大碍。

但近些年大唐内外变化剧烈,局面复杂,不比昔日。

师徒二人一路聊着,去见府内其他高功法师。

许元贞一贯不在这里,上官宁和张静真则都在。

听说雷俊成功臻至八重天修为,二人皆惊讶。

雷俊能修成神庭,她们有所预计。

但此前从没想过会这么早。

上官宁定定地注视雷俊半晌后,再转头看向张静真,自嘲笑道:“静真师侄,如今心情可好过一些?”

昔年,雷俊入门前,张静真便修成六重天道印境界。

结果之后雷俊反倒更快她一步,闯过通往七重天的天堑劫难。

而如今,上官宁又何尝不是被这个年轻师侄后来居上?

这当中固然有年龄和天地灵气潮涌的多重因素,但双方差距始终是实实在在的。

最初是许元贞,先把大家打击得不轻。

其后再是唐晓棠,让大家无奈之余有些麻木。

现在则又有了雷俊。

大家没有因此更麻木,反过来又开始怀疑人生。

一个两个,能用偶然安慰自己。

如今再出第三个,人数渐多,则叫人禁不住自我怀疑,感觉眼前的世界不真实起来……

好在上官宁不论出身还是阅历皆不凡,仍能稳得住心态,甚至自嘲之余还半是打趣半是开解张静真。

张静真到如今,心境同样已淡定许多,闻言亦笑道:“弟子尚好,师叔勿虑。”

“不管怎么说,本派能再添一位八重天修士,乃是大喜之事。”

上官宁笑着恭喜雷俊后,表情略微严肃些许:“如今时局,瞬息万变。”

她取过一只玉简,递给雷俊和元墨白:“元师弟你不来我还真打算吩咐弟子去请你和许师侄,赶上雷师侄出关更好不过,这是刚刚才到的消息,东海不宁,虚空界域不如先前稳定,可能生变。”

雷俊:“五师伯,是长结岛那边么?”

上官宁:“不是那个方向,比那更近,已经靠近明州和余杭附近海湾。”

元墨白、雷俊师徒闻言,眉头都略微一蹙。

上官宁:“朝廷方面已经有人前往查探,听说苏州楚族和天龙寺,也都有人过去。”

元墨白:“既如此,我们先等等看,消息也给元贞师侄那边通传一声吧。”

雷俊、上官宁、张静真都颔首。

再聊几句后,雷俊师徒二人出来,前往万法宗坛。

元墨白开启宗坛,雷俊入内。

焚香祈天,告祭祖师之后,他承继宗门正法真经的最后一卷。

万法宗坛上方,光辉恢弘,大量道蕴符箓流转。

如此一来,府内上下顿时皆知,有高功长老突破,本派新添一位八重天境界的神庭修士。

全府上下,顿时精神振奋至极。

随着唐晓棠、元墨白、许元贞、雷俊修为境界先后突破,天师府当前七重天以上的修士,已经有足足四位,其中更有九重天境界的许元贞。

论高层力量,如今府里已经超出三十年前上任天师李清风执掌时。

虽然因为连番遭劫,府里中下层力量仍显单薄,使得天师府现在有头重脚轻之感。

但只要上层足够强势和稳固,接下来一段时间用心经营,天师府一脉传承的高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拓展,重现早年鼎盛之势。

莫说年轻弟子,就连府中较早些时候的长老前辈,此刻心神都大为振作。

上官宁、张静真一起目视万法宗坛方向升空而起的光柱。

“雷师侄,还差几个月才到五十周岁吧?”上官宁忽然问道。

张静真点头:“就弟子所知,雷师弟是夏天的生日。”

上官宁感慨:“真年轻啊。”

张静真这时反而更淡定:“师叔所言极是,此乃龙虎山之福。”

元墨白看着自家徒弟传承《正法真一大道经》第七卷,心中同样无限感慨。

等出了万法宗坛后,他对雷俊说道:“你自己先忙,为师去后山走走。”

雷俊:“是,师父。”

师徒二人告别后,元墨白独自来到后山祖陵禁地。

陵中供奉历代祖师牌位的道观内,元墨白恭敬行礼上香。

末了,他凝视一块牌位,久久不语。

那是他师父,上上代天师李杨的牌位。

逝者已矣,李氏一族如今也成历史。

对着第三任李天师的牌位,元墨白面色平和,只目光深处蕴含悲色。

过了片刻,另一个外貌中年男子模样的紫衣道士,来到元墨白身侧,同样向第三任李天师的牌位上香。

“四师兄。”元墨白同他见礼。

来者正是在此守陵的姚远。

他同元墨白,皆上上代天师李杨的亲传弟子。

姚远同元墨白还礼,然后轻声道:“我听说了,是雷师侄?”

元墨白:“嗯,是重云。”

姚远:“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他笑笑,略微松解气氛:“好在你从南荒回来后静修,成功更进一步臻至神庭中景的修为,否则这趟可要给徒弟追上了。”

元墨白微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再好不过。”

姚远颔首:“是啊,元师弟你最重本派传承,也多得你培养,本派又新添一位八重天修士,天师府复兴有望,可告慰历代祖师在天之灵。

想来,雷师侄修成神庭,你比当初自己修成神庭时,还要更高兴吧?”

元墨白:“嗯,他的未来,比我更远大。”

姚远:“短短二、三十年间,却比过往百年都要波澜起伏。”

二人回头,重新目视面前众多牌位,都静静不语。

…………………

雷俊同元墨白告别后,返回自己的宅院。

院门口,一个矮矮、圆圆的身影,正在张望等候。

见雷俊来了,小家伙连忙上前行礼:“恭喜师父成就神庭!”

雷俊:“不急,稍后为师检查伱这段时间的功课。”

卓抱节哭笑不得:“师父,弟子很用功的。”

他一张黑白相间的小熊脸上,连忙端正了神色:“师父,院里……”

雷俊这时已经抬眼看向院门。

院中,一个身披黑色大氅的紫袍女冠,正若无其事自顾自以笔墨在画纸上涂抹。

等雷俊带着卓抱节走进来后,她方才停笔,抬头看过来。

雷俊上前:“大师姐。”

许元贞上下打量他,然后微微点头:“不错,根基稳固。”

雷俊:“水到渠成。”

许元贞:“嗯,这样最好不过。”

然后她说道:“你那天书暗面,借我一观,在这里就成。”

雷俊应允,也不多问许元贞用途,抬起手掌,掌心处有暗影涌动。

暗影自雷俊掌心中延伸,来到许元贞面前。

许元贞同样伸手,手掌托住那暗影,静静观察。

片刻后,她点了下头,暗影便即飞回,重入雷俊掌中。

这时,卓抱节又迎了王归元和楚昆进来。

二人见了雷俊,一起恭喜他成功臻至八重天境界。

许元贞面色如常,不过也点了点头:“不到十年时间,从七重天到八重天,比我和晓棠当初都快了。”

雷俊:“天地灵气潮涌,利于修行,我方才有如此速度,不好跟早前大师姐你还有小师姐相比。”

许元贞无可无不可:“道途漫长,我们都还有的走呢。”

她难得感慨:“晓棠刚好出山,有点可惜。”

听着似乎是惋惜雷俊如此喜事,唐晓棠不能一起分享。

但对她有几分熟悉的雷俊师兄弟三人听后,却齐齐都有扶额的冲动。

楚昆低头,眼观鼻,鼻观心。

实则暗中腹诽:

大师姐,你其实是高兴有人能帮你分担掌门师姐的注意力吧?

王归元干咳一声,转移话题:“师弟,你是今日刚刚突破至八重天修为吗?”

雷俊颔首:“是啊,今天刚刚出关。”

王归元好奇:“那其实可以不着急去万法宗坛传承第七卷正法吧?”

雷俊:“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王归元有点遗憾:“其实可以先藏一段时间,看看山外风向再做决定。”

此前虽然经常被雷俊打趣,但王归元此刻还是郑重说道:

“师弟,你如今修为大进,放眼天下已是最顶尖的高手之一,不过正因为如此,如果能继续审慎行事,想来更有利于你今后啊。”

雷俊:“师兄放心,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我懂,我虽追求顺天应缘,但不会因此轻慢行事。”

“如此再好不过,再好不过。”

王归元舒一口气:“高处不胜寒,师弟,你这话说得好啊!”

“说的比唱的都好听。”许元贞重新提笔,在纸上涂抹,这时头也不抬说道:“你跟王归元全然不是一类人。”

王归元闻言苦笑:“我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有时才忍不住絮叨几句。”

雷俊:“师兄言重了,我知你是好意,何况如果有的选,我希望不寒不热最好。”

王归元轻叹一声:“九天十地回归,人间大变,可对于这些地方,尤其要谨慎啊,可能是机缘,却也可能是危险。”

雷俊轻轻点头,若有所思。

楚昆好奇:“大师兄你前两年出山,去须弥、地海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了么?”

王归元:“我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往上凑?”

雷俊则看向楚昆:“三师弟,你在道印境界,准备得如何了?”

当初他在六重天时能比常人更快积累,除了自身天赋根骨和悟性外,还得过楚昆的仙灵元种之助。

那属实是最利于六重天境界修士提升的天材地宝之一。

楚昆当初关照同门师兄弟时,自然也给他自己备了一枚。

“有些进展了,但还早。”楚昆坦然道:“仙灵元种固然帮大忙,但很多积累的水磨工夫始终是没法省的。”

同门几人聊几句后,各自告辞离开。

雷俊出关,修为大进。

但日常生活,同往日相比,并无大的不同。

除了身负高功长老职责,协助处理宗门内事务外,便是继续专注于自身修炼,同时考较自己的大徒弟。

变的,主要是府里其他人的态度。

王归元、楚昆等相熟者还好。

旁的人,不止年轻弟子,一些前辈长老,在雷俊面前同样多了些许拘束。

雷俊本人态度与先前无异,淡泊平和,虽不令人如沐春风般感到亲近,但更不冷厉。

可大多数人心中都感觉,雷长老如今更多几分威严,日积月累,令人心折。

雷俊不故作威严,但也不因旁人看法改变自己,只一切如常。

在修成道家神庭,并稳定自己先前修炼的几大本命法箓后,他注意力开始转向新的目标。

静室内。

雷俊独自静坐。

在他面前,有幽蓝色的光焰凝聚成一团,光辉闪烁起伏,明暗变化。

仿佛心脏在跳动。

幽蓝色的光焰并不炽热,反倒隐约流露出阴冷感。

然而这地魄炎心是产自酷热的地火熔岩。

只是地脉扭转之下,应了物极必反之理,所以地火阳炎里反而生出这蕴含阴性的炎心。

此物罕有,举世难寻。

因其特性,可帮助天师府修士更快修成九渊炎祖法象。

故而天师府历史上曾多次寻找,可惜收获寥寥。

雷俊初登八重天境界,接下来他为自己选取的本命神通,便是火法地书法箓蕴生而成的九渊炎祖法象,又称阴火虎。

因为两仪仙体的妙用,故而他在八重天境界时,也有机会同时修成两种阴阳相对的本命神通。

唐晓棠的天煌纯阳法箓和纯阳火虎,雷俊只用作参考。

他的路数是凭两仪仙体、清静悟性和阴火虎,创造属于他自己的阳火虎。

真一法坛第一层内,青色的九渊真火熊熊燃烧。

火法地书法箓,从中浮现,映入雷俊眼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