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一百八十五章 惊变(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五章 惊变(二)(3 / 4)

现在才是公元六世纪初,就有了这些东西?

李承志伸手一指:“琵琶,唢呐?”

贺扬高兴的满脸都是褶子,头点的跟吃米的鸡:“对对对,批把,苏尔纳!”

“我还会乐理?”李承志惊的是这个。

“大郎好音律,郎君好奇,跟着学过几天……”

哦,忘了,堂兄就是专管音律的协律郎。

李承志也算是知道了,贺扬所说的短铜管,指的就是唢呐上的铜哨。

他将唢呐提了起来,心中转着念头。

好像明朝的时候,军队就拿这玩意当军号使,比现在大魏军中用的牛号角,强了十倍都不止……

心里想着,手上就动了起来,不大的功夫,唢呐就被他拆成了五六片。

工艺极其简单,绝对能量产……

但眼下还顾不得这个。

铜哨这么短,怎么用?

自己昨晚被贺扬捞上来的时候,好像看到河边有芦苇……

李承志稍一沉吟,把铜哨递到一个家将手里:“用炭火烧,把它掰弯……小心别弄折了……”

然后,他又钻进了马车。

好东西不少,大约近百斤的铜锭、十几斤银豆子,竟然还有两块狗头金和两斤多金砂。

“哪来的?”李承志奇道。

之前才问过贺扬,偌大的大魏朝立国百年,竟然还处在以物易物的阶段,官员的俸禄都是以绢、粟发放。

原因就是铜太少,没办法铸币。

金银就更不用说了。

一两金,足以换一百匹绢,这些金子加起来足有五斤,就算精炼后剩四斤,也能换六千四百匹绢。

自己是从七品,年俸才是一百匹……

贺扬瞅了瞅左右:“郎君镇守盐场时,高车国的盐商送的礼……”

高车国,不还是匈奴么?

意思就是自己镇守盐场时,匈奴盐商送的礼?

卧槽……

李承志吓的跳了起来。

“郎君……”贺扬猛的按住了他,低声劝道:“给高车国卖盐铁是朝廷默许的……高车与柔然是死敌,高车越强,柔然就越弱……”

原来不是里通外国?

但这贪的也太多了吧?

李承志稍定了定神:“你不是讲,先皇所定:贪绢一匹当杀,百匹夷三族么?”

贺扬鄙夷的撇了撇嘴:“若真如此,何止满朝文武,怕是连乡里的里长都剩不下几个!”

李承志被噎的哑口无言……

贺扬又宽慰他:“世事便是如此……也请郎君宽心,大人得的何止十倍……”

意思即便天塌下来,也有皮演这样的高个顶着。

好吧……

除了金银财货,剩下的就是书了,估计有三四十本,什么类型的都有。

五经自不必说,还有《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书。

剩下的便是一些佛经和道家典籍。

李承志叹了一口气。

碰上这种学古通今,文武双全,还懂变通的原身,他压力好大……

“收起来吧!”李承志摇摇头,跳下了马车。

贺扬有些奇怪。

郎病这一病,好像对财货淡泊了许多……

回了房里,正好碰到几个仆妇在上早食。

李承志瞅了一眼,又懵了。

除了一盘冷切牛肉,那盆里装着的,难道不是汤揪片?

看他盯着饭盆愣神,贺扬误以为他正在努力的回忆,高兴的提醒道:“郎君,这是羊肉汤饼……”

闻着略有些熟悉的味道,李承志眼眶一热……

……

看着机灵许多的李承志,皮演心怀大慰。

李承志年少却稳重,更是智勇双全,迟早都会显赫,所以皮演不只拿他当臣属看待,更抱着几分看重和喜爱,这三年来,没少调教和点拨他……

听李承志要去昨日接战之处,皮演下意识的皱紧眉头:“要去寻槊?一杆槊枪,有何值当寻的,我送你一杆就是……”

马槊虽贵,但那是针对寒门子弟而言,对世家来说,真心不算什么。

李承志恭身答道:“主要是想到昨日接敌的地方看看,看能不能想起一些事情……”

“砰!”皮演重重的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吓了李承志一跳。

他还以为自己的应对出了差错,被皮演看出了马脚。

等皮演张嘴骂人,李承志才安下心来。

“贼球攮的,宇文元庆从哪里找的庸医,怎没有想到这个?

我要等朝廷的邸报,你能在七天之内回来即可,你若是能骑马,去酒泉驻所都无妨……但要小心,莫蹈我覆辙,我再派两什卫骑予你……”

从河西到洛阳,两千里有余,就算是六百里加急,来去也要七天以上。

再一个,经昨日之战,敦煌、武威两镇正是戒备森严的时候,不用担心再发生昨天那一幕,所以皮演才会放心大胆的放他出去。

李承志狂喜。

他还想着,想个什么办法,能让皮演同意他出去转悠两天,却是皮演先帮他想到了。

就是这两什卫骑有些麻烦……

李承志怕出岔子,不敢多嘴,只是深深一揖:“多谢大人……”

回了后院,他当即就交待贺扬,让他带足十日的口粮,再准备一些东西……

贺扬觉得很奇怪。

郎君让自己准备这么多绳子做什么?

还备了一副新鲜的羊肠和两只陶缸?

贺扬又自做主张,宰了三只羊。

应够足够郎君吃七天了……

……

等到披甲的时候,李承志才明白,“勇武过人”指的是什么。

足重四十二斤的全铠挂在身上,就像穿了一件棉大衣,没感觉到多重。

贺扬还说,他是天生神力,用的那杆马槊,足重二十四斤,勇冠敦煌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