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六十九章 金鼓旌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金鼓旌旗(3 / 3)

当然,骑兵肯定还是要装备和训练的,毕竟在火器出世之前,骑兵是当之无愧的兵中之王……

李承志眯眼看了一会,也算是看出了点眉目。

根本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主将下令,竟然靠吼?

像《大秦赋》。

先不说一场打下来,主将和传令兵会不会喊成哑巴,就说上万大军,阵形铺开足有百米方圆,你得在身边安排多少传令兵一起狂吼,才能传到百米外?

更不说两军对阵的时候。

到处都是人吼马嘶,先不说能不能听清,就说你怎么让将士分辩出,这到底是自家主帅下的令,还是敌方将领下的令?

古代打仗,当然靠的是金鼓旌旗,而且章法极严,必须要做到简单易懂,明确有效。

不然营将光想这军令是什么意思都得好久,战机早错过了……

也根本不似电视剧中那种鼓一响就出击,然后连续响个不停,士兵也一窝蜂似的往上冲。

除了李柏身边的大鼓,各旅各队主将身边都有背着小鼓的令兵,无一不是身高力壮的大汉。

台上大鼓响一声,则代表全军出动,此时队阵中的小鼓手以特定的频率敲动小鼓,士卒便开始前进。

小鼓响一声,士卒进一步,鼓声不紧不慢,就跟后世齐步走一样,这鼓声就好似“一二一”的口号。

大鼓连响三声,则代表快步前进,但也不是一窝蜂似的往前冲。军阵既要做到快速前进,不能与中军脱节,阵形更不能乱,还要留有足够的体力用来杀敌。

这个时候,旅阵中的小鼓响一声,则代表往前跑十步。

要是营与营离的不远,怕相互干扰,则会换成中军大鼓。

当主帅认为可以冲锋的时候,才会连续敲击,也就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画面:鼓手用尽全身的力气敲着大鼓,能敲多快敲多快,敲废一个,换下一个再来……下面的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

此时旅营和队营中的鼓手,则为转变为旗手或护旗手,跟着旅将闷头跑。

当然,光靠鼓声还不行,这只是双方接战前用来传令的手段。

大多数稍复杂一些的军令,或是接战后嘶喊声太大,鼓声起不到多大作用时,都是靠旗帜来传递的。

比如,需要哪一支队伍临时变换攻击阵形或方向,以及命令预备队伍参与战斗,具体参与到哪个方位等等。

这就是李柏身边,以及台下两旅中,会有那么多旗帜的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